探春仕女图
小说便从英莲的四次变故扩展出了贾家的四姐妹:元春去了“不得见人的去处”的皇宫,对应于薛蟠;迎春被“得志便猖狂”的孙绍祖抢走,对应于拐子。元、迎所在的贾府比甄英莲家高一个层次,她们的夫君也相应地高一个层次:皇上高于薛蟠,“中山狼”高于拐子。以此类推,探春必然就是远嫁给一个冯渊式的人物,只是其门第为公候之家,处在冯渊的乡绅之上,帝王之下,与贾府门当户对。结合判词,这个男人应是国内某边远地方的一位诸侯——土皇帝。
“四春”比英莲遭遇的男人还不只是门第高一等,性情也更邪恶,比如元春嫁的帝王就是比薛蟠更大的“混世魔王”,更“不得见人”;迎春嫁的“中山狼”比拐子更擅长坑蒙拐骗、打骂交加。探春嫁的老公呢?也必定比冯渊更变态,更“喜好男风”。惜春则毫无争议是跟人一起“出家”了,相当于与霍启隐遁他乡。霍启也有行为轻率、胆小怕事的毛病。
由于英莲最初传承厚道人甄士隐的衣钵,禀赋正气,所以她最先生成的“四春”也是禀赋正气。需要说明的是,苦难让英莲早熟,她后来很善于学习,逐渐改变了气性,日臻完美。“四春”的气性则始终没有多大变化。
接下来,作者又按照气性的正、邪、中三种类型,衍生出了“十二钗”,如图。她们的气性为:“四春”为正气,分别代表“仁、义、礼、智”(元春欲以“仁”报答君王的恩德,迎春欲以“义”报答孙绍祖的资助);从外面讨进来的媳妇都为邪气,李纨、王熙凤、薛宝钗、秦可卿分别代表“子、名、利、色”(对应于《好了歌》中儿孙、功名、金银、娇妻,但贪欲程度比男人小);其余四人为正邪同赋,居中道。小说之所以说黛玉接受过雨村的教育,是为了说明她的气性与林如海的正气不同,掺入了一些“邪”的成分。
通常认为,探春在“四春”中结局稍好一些,实际不是这样。由于曹雪芹崇尚人性本质的正邪二气平衡、统一,所以处于正邪两端的人,命运往往都不好。“四春”整体禀赋正气,结局便尽皆“原应叹息”,先后夭亡,如春天般短暂易逝。不过,从元、迎,到探、惜,正气的纯度稍有递减,所以结局也稍有好转。最悲惨的是元春,稍幸运的是惜春。探春虽然嫁人,也是守活寡。远在他乡,更加有苦都无处申诉。承受这般郁闷凄凉,实在不如惜春干净避世。
那么,彼处“厌恶堂客”的男同志为什么会突然对女子贾探春感兴趣呢?我们从探春的身上不难找到依据,探春不但外表“文采精华,见之忘俗”,而且生性要强,有男人气概,她也曾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事实上她的确巾帼不让须眉,在贾府引领过一阵探、李、薛共和新政,名噪一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