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藏语译为圆圈之意,“谐”即歌舞之意,这种歌舞有歌有舞,且是围成圆圈表演的一种歌舞形式,因此,称之为“果谐”即圆圈歌舞。是最为广大藏族群众喜闻乐见的自娱而娱人的民间歌舞。它以优美的舞蹈动律、丰富多彩的歌词内容,歌颂了劳动、丰收和爱情,展示了藏族人民勤劳、智慧、勇敢的民族性格。
果谐是在西藏的山南、日喀则、阿里等广大农村普遍流传的一种民间歌舞,所以其他民族的同志也有称它为“农民舞”。
果谐流传广、普及性强,只要能走路会说话的藏族几乎人人会唱会跳,不分男女、不分身份,只要会唱会跳的均可参加果谐行例,来去自由。但各地的自然环境的不同,使各地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也不尽相同,加之不同文化层次的影响,果谐的风格特点,服装道具也有所差异。
果谐的兴起和西藏农业发展有着密切相关,它和春季播种及秋收打场时男女老少分班唱的劳作形式和劳动节奏有直接的联系,因此,果谐的步伐、手势、韵律和歌声都充满了农业劳动气息。
果谐的动作是农业劳动的再现,农业劳动的成果给了他们物质生活,但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决不会满足于现状,而要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于是他们把劳动生活中的节奏、吭唷声、动作逐渐发展成为精神产品—果谐。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果谐的动作虽然来自农业劳动动作,但它比农业劳动动作更典型、更集中更有艺术性。如:果谐中常用的步伐“三步一提”是从踩麦穗中提炼的动作,是左走三步提一次,使它节奏化、艺术化。“双甩手”动作是从筛麦子动作中提炼而来,原先的劳动动作是双手扶住筛子,然后上下用力甩动,提炼后的动作是双手有节奏有规律地大幅度向前后甩动。又如“双晃手”动作是以劳动动作撒种子中提炼出来的,劳动动作是左手抱住装有种子的筐子,右手撒种子,后来发展为“双晃手’,动作。这些动作虽然是一种较简单的加工提炼,但它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较高的艺术水准。所以说有什么样的劳动动作方式就有什么样的舞蹈动作。
通过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文化发展的规律以及至今所能见到的“果谐”歌舞中的某些动作,可以说明果谐是西藏农业的兴起和发展时期较简单的模仿劳作方式中经演变发展起来的一种流行在农村的古老民间歌舞。在西藏远古时期的赞普布德贡杰时期,雅碧地区已经兴修水渠,开始使用木梨耕地,农业生产比较发达。
再从传统节日“望果”节来看。“望”即“望嘎”,意为“田野”或“田地”。“果”意为“转圈,或“巡游”,“望果”藏语意为巡游田野,这是西藏农村最隆重的节日。望果节除了白天举行民间仪式之外,主要是农民们聚会在一起表演果谐。所以西藏农业的发展和望果节有密切的联系,望果节和果谐的产生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1982年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赤烈曲扎所著的《西藏风土志》中写到“望果节”已有一千五六百的历史,最早流行雅碧香布(今天的雅碧藏布江中下游河谷)地带。据《苯教历算法》等资料记载,早在公元五世纪时期,雅砻地区已经兴修水渠,开始使用木梨耕地,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这时,为了确保粮食丰收,藏王布德贡杰便向苯教教主请求赐以教育,教主根据苯教教义,教农民绕田地转圈,求“天”保丰收,这就是“望果节”。从西藏农业发达时间和果谐动作模仿农业劳作方式以及“望果节”的产生年代来看果谐产生于公元一、二世纪布德贡杰时期,在第斯桑杰嘉措编著的《金光灵塔赡洲之目录》(1990年4月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藏文版第736页)在桑耶寺落成典礼上这样描述的:“表演了狮宣、虎宣、牛宣以及农民男女青年们表演歌舞等,”这充分说明公元八世纪之前“果谐”已在农村广泛流行。
果谐表演的时间、地点和程序各地不尽相同,有的地区有严格的规定,必须在指定的地点和时间表演,不能随意表演,在表演程序上有的地方首先必须表演“协吉曲巴”即歌的祭祀。最后结尾时又必须表演“扎西”即吉祥,表示在吉祥中结尾,中间随意表演。多数地区除了民间和宗教节日之外,在亲朋好友聚会时也可以表演。但主要在一年一度的“望果节”时表演,而各地区的“望果节”又没有固定的日期,一般在七月,当青棵开始成熟即开镰收割之际,人们选一个良辰吉日,白天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带上美酒和食品,集拢成群,有的举着佛像,有的背着经书浩浩荡荡地绕行在即将收割的田地之间祈祷神佛保佑胜利收割,获得丰收。晚上他们又聚在一起表演果谐,尽兴时通宵达旦。而且各地“望果节”的称谓也有所不同,有的地区称“曲果”,有的地区称“望果”,但其内容及形式基本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