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城的"浙江商贸街"
"无绍不成衙,无宁不成市",此话不虚!浙江人商业头脑发达,对市场情有独钟,堪称"中国犹太人"。他们的商品,也像他们的称号一样,充斥着整个市场。
虽然前些年,温州的假货曾引得北京人顿足大骂。但是,骂归骂,如今北京人算是赖上温州人了,温州鞋、温州小家电、温州工艺品等等,虽然质量不甚过关,但在这个换生活用品比换衣服还快的年代里,北京人也就默认了这些价廉而还算物美的温州商品了。于是,北京的钱让温州人赚了个盆满钵满,还捧着肚子大笑。
北京木樨园地区有着百年兴旺的商业历史。改革开放初期,首批以温州人为主的浙商进京,就选中在木樨园一带从事服装和小商品批发生意。如今,这一带已集聚了40多万名商贸从业人员,逐渐成为北京九大市级商业中心之一。
业内人士指出,北京继东城商务、北城科技、西城金融的格局形成之后,由浙江商人聚堆起来的"南城商贸"可望成为北京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5月,由浙江商人蒋百荣投资近30亿元建立的亚洲最大现代化综合型商品交易中心――百荣世贸商城,也正式矗立在该商贸区。
仅从百荣世贸商城近3000个车位的停车场,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的空间,就可以看出这是一艘亚洲巨型商业航母。
更令商界震撼的是,该商城的业态已经远远超越传统意义上的批发行业和普通商业流通方式,而被打造成一种由实体交易逐步虚拟化的电子商务批发市场新模式。
用专业的语言表述,它整合了展览展示、仓储物流、咨询发布、信息交流、贸易洽谈、电子商务、进出口服务各个环节,将各项服务功能集于一体,逐渐使实体交易虚拟化。即商城主要完成展示洽谈、接单发单,货物直接由工厂在来单定制后输送给客户,而不经过具体交易场所。这种电子商务批发市场新模式,大大提高了信息资源、交易效率和经济效益。短短几个月,其影响力和辐射力已经跨出国门,远达俄罗斯和东欧等国,从国内最大服装、日用百货批发商城迅速发展成为国际知名商贸场所。
新派浙商蒋百荣在堪称"古老"的批发市场模式上实施的"新政"变革,不仅仅在北京业界里掀起地震,这种超越和跨越,对老浙商传统的营商理念和守旧风格,可谓是一种翻天覆地的影响。
"新派浙商"改写企划理念
有些商家甚至学者认为,在北京的浙商虽然成功者很多,但大多数都是家族式管理模式,长远的商战谋略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守旧和薄弱。另外浙商虽然善打投机性商战,但不善政府公关,在北京这座充斥着权力和人情的皇城能否继续活跃下去,还说不定。
但记者从采访中却明显感到,"股份制"、"上市公司"、"企业质量标准认证"、"管理模式"、"打造北京商贸基地","借政府之力抓住奥运经济"等等现代经济热门词汇,都成为北京这些成功浙商的口头禅。而且,他们已经开始思索和总结浙商的传统优劣,在守旧管理观念中逐渐突围而出,大胆创新。
浙商北京人民电气投资有限公司陈老板,就是记者采访中对此有深入思索的一位。
陈先生说,浙商这个概念准确来说应该有"老派浙商"和"新派浙商"之分。"老派浙商"大多兴起于刚改革开放的上个世纪80年代甚至更早,他们靠吃苦拼搏、勤俭管理取得一定经济效益。而且任人唯亲,主要是图个放心。
如今活跃在北京商界的基本都是一些的具有长远商战谋略意识、懂得先进管理模式的"新派浙商"。他们经历过90年代后期和本世纪激烈商战大潮的冲刷,深感"家族式"管理企业的沉痛教训, "走进北京这一国际大都市的‘新派浙商'大多就是为了告别‘家族式'管理模式,跟现代商业管理理念接轨。" 陈先生说
据了解,从上世纪末开始,"新派浙商"们纷纷把企业的总部迁往上海、北京,因为这些国际大都市是先进的信息集纳之地,更容易与世界接轨。另外,早在若干年前,有些"新派浙商"就已经眼光独到地把投资转向稀缺能源和上市融资领域上。这不能不说,"新派浙商"还是非常有市场远见的。
有统计数字显示,截至目前,中国证监会受理浙江省赴海外上市的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目前已有9家浙企在香港主板或创业板成功上市,筹资总额突破了60亿港币。
"‘新派浙商'不仅具有敏锐的市场意识,还有长远的市场战略。他们有的甚至已经逐渐从单纯的追求经济利润,转向追求社会价值了。"
陈先生是今年初来北京创业办电气厂的。早在几年前,他就敏锐意识到中国电力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快速的经济发展需要,随着国家电力投资的与日俱增,被忽略的开关、电线等配套产品也大有市场,且利润可观。
陈先生到北京第一件事,就是到处物色总经理。最后,厂子还没建好,他就把著名的北京开关厂一位有20多年管理经验的厂长高薪"挖"了过来。而且,与其他一些从家里组好一个班子来京打天下的"老派浙商"不同的是,陈先生到北京创业根本就没带什么亲戚朋友,企划和管理班子都是通过专业猎头公司聘请的。"到北京,就是要用学一种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商战理念,给企业注入信息时代的信息血液,才能快速而健康地发展。" 陈先生说。
浙商,能否继续赢得北京商业未来?
如今,在北京,全国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最大的灯具市场、开发房地产、创办专业市场、竞标奥运项目、进军服务行业等背后,都闪现着精明机灵、行动快速的浙商身影。这些现象无不说明,浙商在北京已经逐渐成了气候。
但本报记者在访问中,总觉得浙商在北京更值得期待的精彩时段还没出现。
并不是所有在京浙商的发展都是红红火火、如日当空的,其中也不泛生意暗淡者。另外,他们在营商理念和运作风格上很难达成一致,经常会出现新派浙商和老派浙商在企划管理理念上的冲突。有的新浙商对老派浙商的肯定中常有挑剔,认为过去营商方式过于保守老旧,企业没有新鲜血液,很难做最后冲刺。而老派浙商对新派浙商过于强调与世界接轨的企划方式并不以为然,认为新派浙商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根本,较浮夸,有潜在的某些商业危机。
记者很难做出一个清晰、简单的对错判断。只是不期然想起孔子的一句话 "后生可畏"。
孔子"后生可畏"的最初涵意,是指"一个人的后半生更值得去期待和敬畏"。记者认为,"后生可畏"或许都可以送给这些奋战在北京的新派或老派浙商们。
新派浙商进京谋突破,要做到"后生可畏",不仅要迅速溶入北京现代化城市的人文环境中,还要在吸纳老浙商传统营商精华的基础上迅速掌握高创意高效率的现代化商业管理和运作手段,超越老辈。
而老派浙商在对这些新派"后生"的活力和创意产生"敬畏"之心时,也不妨学学孔夫子,对自己的"后半生"放进更多的期待和敬畏。其实,人最需要超越的就是自己。老派浙商们在自己已经取得的业绩基础上,让自己事业的"后半生"超越"前半生",这或许更是"后生可畏"的力量所在!。
还有记者遇到的那些生意上遭遇挫败,却还坚持在京默默寻求和创造商机的浙商,"后生可畏"这句话或许更是他们真实心态的写照。
成败都已"俱往矣",摆在浙商面前一个更重要更严峻的命题是,国家正在酝酿,除香港外,将北京和上海两座城市打造成现代化国际大都会。在这种大商业背景下,浙商能否继续超越粤商赢得北京这座国际大都会的商业未来,这才是人们更为关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