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于丹接受新华网专访。 新华网 张龙 摄
把温和性格色彩和政府理性融合 总理传递了“中国信心”和“中国形象”
主持人:新华社发表文章说,中国政府首脑首次全球在线交流传递了“中国信心”和“中国形象” ,您认为呢?从传播学角度,谈谈此次总理访谈的传播效应?
于丹:传播学上有一个概念就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区别。我们现在进入电子媒体的时代,在电视上和报纸上都是一种全知性的传播,一件事情在新闻联播里面七点整音乐一起,千家万户同时就知道了,但是你面对的只能是播音员。播音员一定是严肃的,不能随意发挥,因为他所传递的是事实、是信息。这些年针对大众传播,信息速度快是一方面优点,但是缺少人们能提取的鲜活性。
能否引用一种比较原始的人际传播也很重要。以前我们朋友和朋友之间写信可能落款是昵称,所以人际传播的弱点是传播的效率低、范围小,都是单一性的,但这种方式的优点就是亲切,可信度高。如何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做到劣势之间的互补和优势之间的互动呢?
作为总理,既有大国总理的职务身份,又有和蔼、朴素、中国老人的形象。这两个形象,一个是代表大众传播权威把握的,另外一个是彰显人际传播魅力的。温总理说:“我个人是很感谢改革开放的,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自己还拿着锤子在山沟里面凿石头呢,是人民给予我的权力,我会在这里和政府一起为大家努力。”
这样一个带着诚意,拿着数据,把个人温和的性格色彩和政府理性权威的视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样的一个传播行为不折不扣地带来了一个中国形象,建设了一个中国信心。
总理拉近政府与网民距离 我们离最健康的网络时代不远了
主持人: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中国的政治生态,如何抓住网络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影响,实现政治与网络的良性互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谈谈您的看法?
于丹:互联网这种形式的兴起,本身就带有极强民主色彩,比如说看电视的时候,我们都叫受众,好不好都得接受着。但是接收方式是单向的,而且你对这个信息是被动的。
但是在网络上大家可以主动提取信息,网友之间是可以互动的。网络最根本的意义就是话语权的平等与多元。为什么互联网论坛那么发达,人人都可以发贴,在这个言论空间里不存在谁压倒谁,谁取得了胜利。也许这种多元的话语权的呈现就是一种胜利,这里可能是良莠不齐的,但是都允许表达,这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文明生态。
最好的政府是不会压制多元文化发展的。我自己是讲儒家文化的,但是我一直在说中国儒家文化在汉代的时候,其实开始走向不健康的方向。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扶持一家惟我独尊,儒家文化是强大了,但是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也变得不健康了,因为他失去了“生态平衡”。
所以在今天这个时代,互联网兴起了,互联网加强着法制、监测、有序管理,但是不妨碍大家的自由表达。在当下充满诚意的自由发达就是互联网的民意态度。不是说自由表达就可以不带有诚意,去炒作,甚至带有恶意的谩骂攻击。网络会越来越理性、越来越宽容,不带诚意的、攻击谩骂的东西会随着互联网的成熟,逐渐被淘汰。大家会把互联网平台当成干净、温暖的平台。
昨天的访谈,给人也传递出一种信息,任何人之间的对话可以和总理一样,这个时候那种民主政治的文化生态就兴起了。我们总是说互联网边缘化,总是说网络消息不实等等,但是网络果真如此吗?经过2008年,网络在2008变得空前瞩目,汶川地震以后哪里需要物资,哪里能够传递消息,这都是网民自发的。奥运会的时候,很多加油声也是从网络上来的,所以你会发现网络在2008年经历了一次提升。
今年2月28日,我听说有些网民朋友呼吁把这天作为网友节,我觉得这是一个真正的值得庆祝的日子,因为总理有问必答,我们离最健康的网络时代不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