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打开各大网站的两会报道专题网页,你会发现许多网民在发帖反映民生问题的同时,纷纷建言献策,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对策,与代表委员良性互动,理性交流。
两会召开的这段时间,巴基斯坦《每日邮报》总编辑马克东·巴伯在北京,与出租车司机、记者和普通民众都曾做过交谈——
“中国两会不仅是与会代表对国家发展和社会民生的大讨论,它更为普通民众表达看法,参与中国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机会。从民众的表情里可以看得出,他们对中国这样一种民主机制是认同和满意的。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而言,只有为公众提供表达看法的机会,才能不断进步,中国的发展进步是中国领导人和中国公众共同努力的结果。” 巴伯的话在中国网友那里得到印证。
“国家兴亡,网民有责。”一位新华网友深情地在博客上表示,民生问题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国家领导人和两会代表委员能够倾听来自群众的声音,把民生置于中心议题,拉近了两会与普通群众的距离。
两会召开前,全国人大代表、陕西黄河集团公司24车间工段长王卉在媒体上公布了征求民众建议的电子邮箱。“我公布了邮箱,就是想吸收民意,听听群众的声音。”
如今,王卉已经收到103封建议。“这些邮件来自全国各地,封封都是民生建议,封封都是基层百姓最关心的事情,件件事由都说得清清楚楚。这一方面让我感到普通老百姓参政觉悟和能力大大提高了,另一方面也让我感到作为人大代表职责重大。”
作为基层工人代表,王卉会前还走访了一些老职工和有困难的群众,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了一些摸底。两会期间,王卉关心的重点仍然是民生领域的问题,对就业再就业、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政策与代表们进行讨论。因为这种倾听,在去年那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中,中国迅速做出反应,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加大社会保障,在危机的严冬中送来阵阵温暖。
因为这种倾听,2009年,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超额完成全年900万人的就业工作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8%和8.5%。
因为这种倾听,中国人有了新的希望——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解决房价问题、放宽户籍限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发展教育、扩大就业等人民关注的主题都浓墨重彩,提请全国人大审议的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将使城乡同票同权可期……
改善民生,因赋予了公平与正义的新内涵而让两会更加扣人心弦。
33岁的杨勇每天的工作是向北京南四环几个小区送水。每到一户,放下桶装水后,他总是拘谨地退回到门外半米远的距离,严守着这条在他看来与“城市人”之间不可逾越的界线。
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当天,他放下手中的活计,与工友们一起守在收音机旁,静静地听着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这条界线将被跨越。2010年两会上,“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公平”这个词让他们动心。杨勇说:“靠自己的劳动吃饭不丢人。但总理的话让我有了新的期待,期待我还有我的子孙能过上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新老三大件”不断变迁,当买车、购房、境内外游都不再稀罕,当物质生活基本得到保障后,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医疗等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而这些领域都事涉公平与正义。姚景源把民生问题,进行了梳理,发现一个新的特点。 “中国正面临又一次重要的社会转型,而中国的转型和世界的再平衡在时空上形成一定的重叠。”庄健说,目前中国资源、人口结构和环境压力凸显,多年经济高速发展,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扩大内需战略的推进已受制于社会领域发展的滞后,经济发展“倒逼”社会进步,社会领域的变革到了不改不可的地步。 “公平”“正义”,“幸福”“尊严”,让人耳目一新,令人神情激荡,照耀着一个发展中大国迈向现代化的新征程。
历史透镜聚焦两会——在发展的景深中,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关节点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决定着国家的未来,也将深刻影响世界
九三学社中央的两会发言材料上,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韩国记者在书上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那么我们应当做什么?”他的调查结论是“我们只管开发这座工厂里的技术就可以了。只要我们保持高一档次的技术优势,中国就永远是我们的黄金市场。”
旁观者的冷峻观察,让我们对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世界工厂”,这顶帽子,在中国头上戴了不少年,它曾给中国发挥廉价劳动力优势带来过实惠,但这顶帽子就这样一直戴下去,中国会怎样?
去年那场至今仍让世界惊魂未定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好好地上了一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