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人民海军潜艇部队传出喜讯:我国自主研制的某新型潜艇圆满完成极限深潜、水下高速、深海发射战雷等系列试验和训练考核,所有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和作战要求,标志着我国新型潜艇全面形成作战能力。
新型潜艇的诞生,凝聚着海军驻某厂军代表的心血和汗水。他们,用忠诚和热血托起共和国钢铁“蓝鲸”,从船台驶向大洋。
使命:为了新型潜艇的诞生,从新的起跑线上冲刺
2006年12月的一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自为某新型潜艇首艇入列授旗。
世纪之交,经党中央、中央军委批准,中国新型潜艇正式开工建造。
发展新型潜艇,是人民海军转型发展的重要步骤。
历史选择了他们——海军驻某厂军代表室承担起监造新型潜艇的神圣使命。
新型潜艇是高新技术时代的产儿。生产线需要重新建立,工艺、设备、材料等需要重新研制,人员需要重新培训……一切都站在崭新的起跑线上。
同样,驻某厂军代表室也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从10多所军队和地方院校分配到代表室的40名博士、硕士和学士,走上了新型潜艇监造岗位。
面对新型潜艇涉及的1000多个专业和技术门类,年轻的军代表们向一个个技术堡垒发起了冲刺:“恶补”专业知识,10天拿下一个专业;熟悉图纸资料,他们时常通宵达旦,双眼布满血丝;向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求教,工厂三班倒,他们连轴转……就这样,新一代军代表仅用3个月就进入角色,半年就独立担负起监造任务。
春节刚过,新型潜艇动力组件安装正在进行。
指挥席上坐满了有关领导、专家,通过视频系统,他们注视着组件安装的每一个细节。
第10组组件开始装填。
设计人员、现场施工人员和总装厂专业检验员相继确认:燃料组件编号、坐标与图纸上的标识完全一致。
作为3人检验小组的成员,25岁的军代表刘海鹏却独自留了下来。他反复告诫自己:细心,细心,再细心!
动力组件多达数十组,内部结构、成分各不相同,单从外表很难进行区别。刘海鹏根据工作原理推算:“10号组件不应该在这个位置!”
现场指挥员当即下令:作业暂停!刘海鹏再三比对后提出:“图纸标识错误!”有关部门立即组织人员对图纸、组件、装载位置重新审查确认,得出结论:“刘代表是对的!”
新型潜艇总设计师在第一时间得知此事,当即打电话到现场说:“一名年轻军代表能发现如此重大问题,了不起!”刘海鹏为此荣立二等功。
潜艇建造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军代表要承担从设计到建造、试验全过程的检验验收。
副总代表孟凡明向记者介绍了这样一串数字:一艘新型潜艇从开工建造到交付部队,军代表需要查验的项目超过10万个,验收的技术文件、图纸资料、计算数据能装满一卡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