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欧盟欲延长对中国鞋类产品反倾销税15个月 反倾销中国受害最大 -十一黄金周全国消费品零售额约5700亿 京旅游进账近54亿创纪录 -湖南冷水江矿山发生罐笼坠落事故 26人死5伤 安监总局派员调查 -圆明园兽首捐台北故宫是误传 持有者只是有意 众多古籍流失海外 -揭青海如何发现可燃冰 意义媲美大庆油田 中投加快海外能源布局 -"十一"长假房产交易量惨淡 京沪深"银十"成色不足 广州楼市爆冷 -甲流重症病例将集中收治费用纳入医保 香港死亡病例已升至29例 -国际金价连创新高 3投资大师增持油矿金 罗杰斯看好上2000美元 -工信部鼓励上市公司以股票对价并购 个人买卖股票等免征营业税 -第三批九家创业板公司招股 招股书不慎泄露开板日 新股申购指南
首页>>科技动态
亚丁湾地区舰载直升机专用航空图填补军事空白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10 月 09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大名鼎鼎的专家,却甘当小学生

2007年,全国启动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总参成立2000坐标系总体技术组。李丽是技术组成员,负责空军测绘成果坐标系转换。

隔行如隔山。怎么办?李丽下定决心,从零学起。得知大队助理工程师王松是学大地测量专业的,李丽跑到王松办公室:“从今天开始,你当我的老师,教我大地测量知识。”王松说:“李高工,您是大名鼎鼎的专家,我哪能当您的老师?”“你也知道,制图同大地测量是两个专业,你就接受我这一请求吧!”王松被她的诚恳打动,只好答应。

王松列出满满的高等数学公式和推理步骤,李丽一看,如同一头雾水,不懂。王松从零讲起,两三个月过去,李丽基本搞清楚原理,她尝试着写出《空军测绘成果坐标系转换技术方案》。

为核实方案可行性,李丽专门拜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子卿。魏院士看完后惊奇地说:“你已经可以当大地测量专家了。”

2007年年底,此方案交付总参测绘局,具体实施。

因知识断层,一路上,李丽学得格外辛苦。受“文革”影响,李丽初中未读完就辍学。入伍前,实为小学水平的李丽凭着一颗恒心,从中专到大专、本科“八年抗战”,完成自考函授的艰辛之路。

1983年,总部委托南京某测绘大队培训测绘系统骨干,李丽争取名额,参加学习一年半。学习中,李丽百般珍惜,经常达到痴迷程度。14门功课结束,除两门80多分外,其余都是90多分,名列年级前茅,取得中专文凭。

1993年,已经40多岁的李丽考取了解放军测绘学院的函授本科班。一次,天下着倾盆大雨,路途足有10公里。为不漏一堂课,李丽没多犹豫,打着伞向雨中走去。刚出门,就被后勤处处长碰到,忙问:“嫂子,叫辆车送你去学校吧。”李丽说:“谢谢你的好意,车我不能坐,你们还有很多公务要办。”说完,她深一脚浅一脚向大雨中走去。

就这样,李丽仅用三个月,硬是把初中三年的文化课补齐了。

入伍40年,李丽始终傲立空军战略转型和制图技术前沿,对我国第四代航空图作出革命性变革。她曾设计《建国五十周年首都阅兵空中梯队受阅航空图》,其中《空中梯队受阅实施方案》被军事博物馆收藏;设计《港澳地区多尺度直升机专用航空图》,改写港澳部队一直延用英方地图的历史。

她四次荣立三等功,编写35万字《航空图制图学》一书,参加《中国军事大百科》、《中国军事测绘大百科》、《空军百科全书》等多个条目的编写。2008年作为课题组组长,组织完成的《KJDK地理信息工程》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被全军军事测绘专家库、全军武器装备科技成果鉴定委员会聘请为专家委员。

李丽锐意进取的步伐一刻没停。她在日记中写道:只要我还在工作一天,就随时作好迎接新挑战的准备。为飞行员提供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是我今生追寻的梦! (马军鸿)

 

来源: 光明日报
   上一页   1   2   3   4  



相关文章:
中国护航编队将向亚丁湾东部延长120海里航线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新闻发言人首次公开亮相 亚丁湾海盗依然猖獗
亚丁湾海盗活动依然猖獗 中国护航编队信心充足
我海军两批护航编队亚丁湾完成首次共同护航(组图)
索马里海域成各国练兵场 40多艘军舰云集亚丁湾
多国海军“亮剑”亚丁湾 四十多艘军舰云集(图)
中方吁哈马斯入中东和谈 望加沙不再燃战火 中法军舰邂逅亚丁湾
中国军舰编队6日抵达亚丁湾 32名中国船员遇海盗脱险 大事回顾
中法军舰邂逅亚丁湾海域 双方互致问候
图片新闻:
世界大学排名揭晓 港大列第24位清华第49北大52(榜单)
中国第26次南极科考11日启程 三名台湾科研人员首次参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