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愿意和平,水不是问题”
水争议并不是只有冲突的一面。在水资源争夺最激烈的中东,水有时候也成为和平的催化剂。法新社曾报道称,“水曾经一直是干旱的中东地区战争的根源之一,但有时候,水也会成为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合作的重要催化剂。”文章称,过去几十年中,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因为水经常发生冲突。但近些年来,在要求中东和平的大环境下,以色列和约旦也已经同意联合建设连接红海和死海的渠道项目。曾经陷入水争议的约旦和叙利亚在约旦河最大支流耶尔穆克河共同建设水坝项目。曾经参与中东和平进程的以色列水利专家乌里萨米尔称:“如果政治上愿意和平,水资源不是问题,如果政治上想发生战争,会有很多理由。”
实际上,在全球化的今天,由于有关各国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多,一些国家如果能互相妥协,往往可以妥善解决水争议。印度曾因为在恒河上建造法拉卡大坝与孟加拉国发生激烈争论。由于恒河争端,世界银行拒绝对印度在尼泊尔境内的水电工程提供贷款等。同时,孟加拉国也阻止把布拉马普特拉河水调到印度境内的恒河中去。在这种背景下,印孟双方1996年签订了一个为期30年的协定,该协定保证孟加拉国在最需要水的3月至5月份获得50%的流量,在特别干旱的季节上升到80%;同时孟加拉国也同意调布拉马普特拉河水补充恒河流量。
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日前一份报告称,在全球缺水地区中,有10亿人面临的只是“经济性缺水”,即虽然水资源总量并不缺乏,但缺乏相应技术、能力。一位中国专家说,一些发达国家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把许多耗能、耗水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目前一些西方国家推广所谓的生物能源,每生产1公升生物燃料,就需消耗2500立升的水。生物能源的原料种植区往往在发展中国家,而收益的却是发达国家。这样,西方国家实际上向发展中国家转嫁了水危机和水争端。
许多国家往往担心在水资源上受到大国控制。去年11月,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格雷兹洛夫在莫斯科召开的首届“干净水”国际论坛上透露,俄已开始讨论向邻国出口水资源的可能性。此前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曾建议把西伯利亚的河流引入中亚。但许多中亚国家担心,这给俄罗斯带来的收益也肯定不会局限于经济范畴,俄罗斯将利用这条“大运河”掌控中亚的淡水命脉,中亚各国则无可避免地对俄罗斯形成“淡水依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