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3月22日沙尘再次来袭,北京降尘严重。有报道指出,之前3月20日的大风巳经“搬来”15万吨沙尘进京,洗车业营业收入预计达到1500万元。冲走尘土耗费了珍贵的水,使人们醒觉了一个比降尘还要严峻的现实:北京是个严重缺水的地方!
西南,干旱日益加剧,灾情触目惊心。主要依靠雨水补给的各大水库,也面临严重旱情,蓄水量不足,难以向下游补水,不少旱区良田面临绝收……
一方面是缺水,一方面在浪费水——这就是第十八届“世界水日”、第二十三届“中国水周”到来之时中国水资源现状的一个缩影。如何在水资源管理和经济发展模式方面进行系统创新,解决缺水地区、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用水困境,记者采访了石家庄铁道学院院长王岳森教授。
以水权价值的市场体现水的资源性
记者:以水权制度创新推进京津冀生态建设,它的出发点在哪里?
王岳森:京津冀地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世界平均水平的1/30,以目前的生产模式难以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严峻的现实要求在水资源管理和经济发展模式方面进行系统的创新,由目前水资源的供给管理转向需求管理,由行政分水变为市场配水,由无序开发超采地下水走向注重生态建设涵养水源,由资源耗损型的粗放发展调整为生态法则和市场规制下的生态—市场经济发展模式。
记者:您心目中的水权制度是怎样一个设计呢?
王岳森:水权制度创新的关键是初始水权的分配。转向需求管理和市场配水的第一步是初始水权的分配。这是水权制度创新的基础和起点,也是解决京津冀用水矛盾和冲突的重点和难点,更是未来实现市场配水、加强生态建设的关键。在通过民主协商确定京津冀三省市分水格局的基础上,水利部和海河水利委员会应强力整合区域内的水资源管理,对三省市所属区域和主要用水户完成初始水权的分配。
水权制度创新的核心是建立水权市场。以水权价值的市场体现使水的资源属性为用水主体所认识,达到节水、保水、高效使用水的目的。京津冀水权市场体系至少应包括相互衔接动态互动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规范市场边界和内部行为的总量控制和水权交易两类制度,便于行政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组织体系,保证市场健康运行的价格形成、科学监管和冲突协调机制。
将环保业绩和生态建设纳入最主要的考量范围
记者: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生态环境建设,在这个过程中,生态与经济又如何协调呢?
王岳森:解决京津冀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生态环境建设。张承地区作为京津的生态屏障区和水源涵养地,迫切需要在国家和京津的帮助下转变增长方式和成长路径,探索一种生态法则规制下的生态—市场经济模式,以生态建设的长足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其基本战略和措施可以概括为:以当地自然资源为依托,以建设生态经济为主要目标,全面推进现有经济的逐步转型,着力发展生态产业;积极尝试农林牧业的生态化养育和生态化管理,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在张家口、承德两市建立生态型社区;调整政策取向,转变政府职能,使之与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促进生态—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记者:政府的职责又如何体现?
王岳森:与水资源管理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相适应,政府职能和宏观政策必须要按需求管理和生态—市场经济模式的要求进行随动性调整,各级政府应以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度理解、互利共生型价值观的确立、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生态文化的培育为先导,加强节水防污的工作力度。可以考虑在张家口、承德两地建立生态特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调整城镇化战略,大力实施生态化移民,以张承两市为核心城市建设生态型社区,取消或暂停GDP考核,将环保业绩和生态建设纳入最主要的考量范围。
适应生态—市场经济模式,成立生态建设公司
记者:您还有生态建设公司的设想?这个提法非常有新意。
王岳森:适应生态—市场经济模式的社会管理需要在生态法则规制下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有机结合。考虑到水权制度改革从行政分水到水权市场过渡的要求和通过生态建设解决京津冀缺水问题设计思路的实现,推进生态建设与市场经济的融合,破除区域发展的条块分割,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参照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和我国神华集团公司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提出生态建设公司的设想。生态建设公司的类型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公司的使命是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生态建设,公司的运作特点是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公司的业务重点是克服地方保护和短期行为实现跨流域跨区域协调。公司设想中的成长过程是:由海委会经职能扩展成为京津冀水权配转与生态建设管理中心,初始阶段中心下设水权配置部等部门和区域生态建设公司。完成初始水权分配且水权交易市场正常运行后中心职能主要转向生态建设,将生态建设公司升格与中心合署办公,经过一段时间运行成熟后成为水利部或国务院直属的生态建设公司。这种体制设计的关键在于打破条块分割、克服地方保护、职能专一且适应生态—市场经济模式,以行政调控和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推进生态环境建设。(靳晓燕 耿晓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