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统计,90%以上的地下水,都或多或少有几个指标不达标。居民提取地下水,饮水安全,怎保证?记者 罗立高/摄
水危机,不仅仅是地表水危机,还同时伴随着地下水危机。
窗户和外墙已装修一新,内铺强化地板,每间房门编了号,房内装着2—4张洗脚小床…
去年6月,昆明金马寺附近两栋相距30多米的民房突然倒塌。事后查明,当地地下水开采过量,是致两栋房屋地基失稳并倒塌的主因;今年8月,普吉村连发两起事故,90名工人和村民吃完早餐后上吐下泻,大家分析认为,惹祸的是做早餐用的未经检验的井水……
在这一起起与地下水有关的安全事故后面,是地下水使用触目惊心的景象:1145口地下水井,每天疯狂抽取滇池流域及安宁市的地下水。昆明主城区的关上、南坝、海埂路沿线和安宁温泉一带,热水井开孔密度每平方公里最高达8.6个,井孔间距最近的只有50米,昆明的地下呈现蜂窝状。
与此相对应的,是昆明地下水位的飞速下降。据市水利局调查,昆明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25米以上,最高达2.48米。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还一度引起翠湖干涸,海源寺、黑龙潭等处的名泉断流;翠湖、马街等地地面塌陷或房屋开裂;北教场、杨方凹、关上等地地下水位下降累计超过30米……
地下水安全,前所未有地逼近了我们的饮水进食、生活起居。
○严重超采
黑龙潭 潭水曾经干涸见底
河道纵横,坐拥滇池,大小龙潭坐落城市乡间,任选一地掘进三尺,便有清泉冒出。历史上,昆明人似乎只忧虑过洪灾水患,独没有忧虑过缺水——尤其是地下水有一天也会枯竭甚或不能饮用这个问题。但是,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一幕,真的出现了。
黑龙潭公园管理处副主任文斌说,1982年三四月份,浑水潭完全干涸,“潭底都露出来,晒得白生生的,小孩子跑进去踢足球。”浑水潭深1.2米,水源主要是雨水和山洪,而清水潭深达7米,完全是地下径流出露于地表形成,可当年,清水潭也干涸见底。
原因,文斌认为是地下水开采过度!“那些年,自来水管还没有铺到黑龙潭这一片。周边建个厂就打一眼机井,抽地下水用。周边村子更是家家打井。这样地下水哪有不开采过量的?”
潭水干涸只有一次,但骤升骤降却不时可见——2005年4月25日,游客发现清水潭的水位突然下降了80多公分!那次的下降,直到次日才恢复。公园方面的解释是,清水潭是地下水,当时逢枯水期,地下水储量本来就小,再加上附近七八家单位都从地下抽水用,于是造成潭水骤降。经协调,附近单位控制抽水量,清水潭水位才逐渐回升。清水潭水面面积约600平米,按当时下降水位计算,当日有500吨水流失掉。
不调水 翠湖水位3天降1米
翠湖干涸的往事,也发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在翠湖当了30多年管理员的周师傅说,翠湖处在昆明的低洼处,本来很容易蓄水,尤其是九龙池,是地下径流流出地表后形成的龙潭,在1917年~1973年间,还是昆明第一个自来水厂的水源地,日供水量最大达1100立方米;但昆明到处修建人防工程后,九龙池的地下水系被打断,1983年左右,翠湖真的干涸了。
文斌对翠湖干涸也有印象。当时他从翠湖边过,看到湖中长满了蒿草。住在翠湖宾馆的外国女子,还穿着三点式到湖中小岛上晒日光浴,“这些年的城市建设,翠湖边高楼林立,地下管网遍布,原有的地下水系完全被打断了。说老实话,翠湖现在就是个大漏斗,一天不人工补水,湖水不知道要下降多少!”来自自来水公司方面的说法是,翠湖自1973年后不仅不能再向昆明供水,每天还需外调6000立方水注入,否则,翠湖水位每3天就将下降一米。
而昆明市防震减灾局,则发现翠湖的地层逐年下降,采取地下回灌水的方法“救护”后,关上片区方圆几公里范围内也发现了地层下降。震害防御处处长靳树才说,地下水超采,将让地面失去支撑,导致开裂、下陷,进而拉裂和破坏房屋结构,严重的甚至还会诱发地震,或加剧地震危害,导致小地震大灾害的情况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