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银川11月6日电(记者马俊 于瑶)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带上的红寺堡曾是一片“天上无飞鸟,地上沙石跑”的荒原,一座破落的旧羊圈曾是这里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10年间,中国在这里建成了规模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开发区,把生活在“贫冠中国”的宁夏南部山区20万各族群众迁移到红寺堡,科学利用黄河水,使荒漠化土地得到开发性保护,同时也使大批移民摆脱贫困,成为大规模异地移民的一个成功典范。
西北干旱地区受缺水困扰,很多农民长期挣扎在贫困线上,10年前很多人一年的收入还不到500元。上世纪90年代,中国领导人多次考察宁夏,提出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生存条件,利用黄河两岸广阔、平坦的干旱荒原,扬黄河之水,开发扬黄灌区,将山区人口迁往有水之地,这一构想点燃了扶贫开发之火。
据介绍,红寺堡的20万移民多是贫困农民,有回族、汉族、蒙古族、东乡族等9个民族,其中超过57%的人口是少数民族,移民开发面对扶贫、民族发展等多重任务。
红寺堡区党工委书记南武征表示,10年间红寺堡探索出了分散搬迁、集中安置、统一投资、系统管理的新型移民安置模式,同时也为西部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提供丰富经验。
红寺堡面积近2000平方公里,移民到来之前却没有一户人家。由于环境恶劣,生态建设滞后,风沙是不少移民定居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回忆起当年的艰难,今年30岁的移民杨巧红说:“我们在山区老家喝水都困难。大家移民的热情都很高,但是刚来时最痛苦的是风沙太大,尽管门上挂着帘子防风,还是经常满屋子沙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