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贫二代”一词在各大网站频频出现,并成为上周谷歌十大热点词汇之一。尽管“贫二代”标准有待商榷,可是这一名词迅速成为校内网、各大高校BBS上的热门词汇。“出身贫寒、社会关系缺乏,求职过程中全靠个人奋斗”成为校园“贫二代”的简单特征。(9月2日《中国青年报》)
相信随着“贫二代”问题的热烈讨论,那些漂浮在舆论层面的“穷人新闻”、“著名穷人”能得到脱贫机会。比如未能就业的“贫二代”得到了就业机会等。可这不是人们期待的最终结果。那些得不到舆论关注的穷人以及更多偏僻村落的“贫二代”,他们的脱贫问题和发展路径该如何解决呢?
国家扶贫救弱、改革收入分配的政策力度非常大,比如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关键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确立“调高、扩中、提低”的收入分配改革框架,注重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可落实情况仍不容乐观,扶贫帮贫工作总对特殊困难者和另类穷人进行关注;而且多选择在逢年过节、重大节日等。利益分配机制的落实,尚有差距。
因此,要想真正让社会少出“穷人”,杜绝“贫二代”,仅仅满足于扶贫助贫等“临时输血”等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有责任、有信心、有义务、用智慧,去落实扶贫助困的利益分配机制。深而言之,如果不能从制度上为穷人提供必要的就业机会和“造血”功能,仅靠政府季节性的救助,怎么能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贫困现象呢?
温家宝总理说,“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把百姓放在心上”。关注“穷人”、“贫二代”不应该是政府的政绩,而是政府应该提供给公民的最起码的公共品。消除贫穷者在经济困顿中的无奈,提振他们的信心,张扬他们不可放弃的生活希望,有针对性地把政府的关怀送到贫穷人家的心坎上,并及时弥补发展中的不平衡之处,使社会更趋和谐。这是各级政府和整个社会最需要重视的人文与经济关怀,也是扶贫助困最急迫的课题。
通过明确清晰的扶贫助困“路线图”,以及实实在在的分配改革机制落实,将弱势群体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保障、收入增加放在第一位,将“托底”和“补短板”的保民生工作做得更深入、更细致。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政府可以有GDP冲动,但冲动的前提先要解决好群众的生活保障问题,解决好弱势群体这块“短板”。更多的贫穷者才会挺起坚强的脊梁,走向灿烂的明天。
刘克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