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婚姻基础什么最重要
兰州大学社会学教师唐远雄从2007年开始讲授社会学,每一年他都会在课堂上做一个小调查,让学生回答四个问题:你会不会结婚?如果会,打算什么时候?希望对方的条件是什么?如果不会,为什么?
唐远雄发现,每次都有90%以上人确定要结婚。但是婚姻的年龄和形式在发生变化,年龄上会推迟,要小孩的年龄也在推迟;无论经济状况如何,大部分人追求的都是结婚以后不和父母住在一起。
婚姻家庭关系最重要的基础是什么?调查中70.1%的青年选择“理解、尊重、宽容的生活态度”;其次是“责任感”,45.0%的人选择此项;42.2%的人认为是“爱情和亲情”;30.7%的人表示是“学识、思想、价值观等的匹配”;还有22.9%的人选择了“房、车等物质条件”。
唐远雄认为,婚姻家庭最重要的基础,一个是爱情,还有就是价值观。当下“80后”的地域流动性特别大,婚姻中的个体差异也更大。但如果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婚姻关系很难维持,如何求同存异也就更为重要。
孙妍也提到价值观在婚姻中的作用。她自己的父母就吵了一辈子。十几年前父亲曾有个机会去外地任职,可母亲觉得孩子太小不让他走,父亲只好放弃这次机会,但这事却成了之后无数次吵架的缘由,父亲认为是母亲和家庭阻碍了他的前途。这样的问题,孙妍认为一定不会出现在自己的婚姻中。遇到矛盾,他们的处理原则就是:坦诚说出想法再去沟通。她觉得这也是“80后”普遍处理矛盾的办法,尊重对方的选择,而不是强迫对方妥协。
虽然身边“80后”结婚的并不多,但是孙妍发现,“80后”结婚之后大都比较幸福。“就是因为有共同的价值观,有人就是追求物质和时尚的生活,有人就是认为女孩应该做一切家务。无所谓对错,关键就是两个人都能认同。”
“我观察到很多‘80后’在做婚姻选择时非常矛盾。”张怡筠说,“80后”知道要找一个谈得来的人,可他们的父母亲,通常是“50后”,会说一定要有车有房,这体现了两代人择偶观很大的差别。
在张怡筠看来,婚姻家庭的基础,肯定是爱情而不是亲情。“现在有很多人是为了孩子而留在婚姻里头,其实它不是一个最坚固的婚姻基础。婚姻的基础一定是两个人的爱情,永远都是。”
“80后”会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
结婚之后就要面临孩子的问题。但孙妍现在还没打算要,因为他们根本无暇照顾孩子。她有个同事两年前生下小孩,现在一家人三地分居。丈夫外派到乌鲁木齐等地,妻子在河南一带出差,孩子就放在湖南老家,由爷爷奶奶带。孙妍自己无法接受这种状态,所以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买了房子把父母接过来。
绝对100婚恋网创始人、婚恋心理学专家茱莉也发现,现在,很多“80后”的子女是由他们父母在带,这可能和当下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有关。茱莉也认为,作为独生子女第一代,“80后”的童年往往是被父母的意愿绑缚着,所以深受不自由之苦的“80后”会给自己孩子更大的空间。
“80后”会如何对待自己的子女?58.3%的人认为会更注重和子女的沟通交流;57.6%的人认为会给子女更多自由;40.7%的人认为会和子女做朋友;25.1%的人认为会更重视子女。
“这次调查中发现的几点,如果真都做到了,孩子应该是比较幸福的。其实作为父母,最重要的就是给孩子自由,跟他沟通,让他快乐成长。”张怡筠曾做过很多孩子的情商培训,“80后”家长日益增多。她发觉,年纪越轻的家长,越会平等地对待孩子。比如,在孩子才两三岁的时候,就会让他自己决定要穿什么衣服。而且“80后”收集信息的能力比上一代强多了,因为信息量丰富,就会知道什么是比较好的教育模式。
为了明年实现“造人”计划,张庆立和妻子现在就开始“封山育林”:他不再抽烟、喝酒,妻子停用一切化妆品。“等孩子生下来,我不会逼着孩子学英语、数学,但会注重孩子艺术天赋和体育天赋的发掘和培养,培养他对色彩、音乐、美的感觉。我不知道他以后会不会幸福,因为我自己都不能把握自己的未来,就给他空间让他自己追求幸福吧。”
调查中29.8%的人表示“80后”更有可能成为好父母;20.1%的人认为“80后”会让子女更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