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潘绥铭教授在他的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
-计划生育政策带来性与生殖的分离
-数据显示6年来中国发生了性革命
-社区生活影响人的性行为
过去6年来,中国人的性行为和性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网站上公布的调查结果,挑战了许多人的常识。潘绥铭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声称这正是社会学调查的价值所在。
全国6000多人参与了这次性调查,有效回答率位列世界第一,甚至包括穷山僻壤的老汉,胡同里的大妈。调查问题则涉及婚外情、性取向等个人隐私。
为何那么多人愿意回答这些极为隐秘的性问题?说服这些陌生人走进访谈室,潘绥铭教授有何招数?
创新思维指导潘绥铭团队探访公民隐私
决不能到别人家中谈“性”
《中国人的性行为与性关系:2000-2006》,潘绥铭带领的团队不久前才完成这个项目,6010人参加了面对面的有效访谈调查,遍及全国。福特基金会为这个项目资助了160万元人民币,还专门请了一个调查公司来承担现场工作。
潘绥铭说:“我们的实际调查对象应该是7553人,应答率是79.6%,约有1500人不愿意来。不过这个应答率在全世界来说,可以排第一。”能做到这一点已经相当不容易。
第一个“秘诀”,是决不在家中访谈。中国现在大部分调查是入户调查,敲开对方家门,当场填写问卷。性调查用这种办法就不可能。
“当着你家人的面,问你有没有性伴侣,你会告诉我吗?”这个调查的保密性占第一位。
把访谈对象邀请到调查室来,是最大的工作。潘绥铭说他们的工作人员主要精力用来做这个。有些人不愿意来,倒不是因为调查内容与性有关,而是现在的人太忙了。
当然必须先跟对方说明,这个调查是有关什么的。有些农村人听不懂,就说是夫妻生活,对方也就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