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扩:推进改革为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条件

发布时间: 2014-11-02 09:36:34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王虔  |  责任编辑: 魏博
关键词: 中改院 2020年 中国经济转型 升级 趋势 新兴经济体 新兴经济体智库经济政策论坛

张军扩解读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及政策取向 

11月1日-11月2日,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简称“中改院”)主办的“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2014’新兴经济体智库经济政策论坛”在海口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在论坛上解读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及政策取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 王虔) 现在大家都在讲“新常态”,什么是“新常态”?存在不同理解,有的认为“三期叠加”就是“新常态”,也有的认为“新常态”就是增长速度的回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在“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2014’新兴经济体智库经济政策论坛”上认为,所谓“新常态”,除了增速换挡和回落之外,至少还要包括两点:一是过去粗放增长模式下所积累的结构矛盾和财政金融风险要得到一定程度地化解,二是新的增长动力和增长模式基本确立。只有在那种情况下,经济增长才能说有了一个比较稳定和稳固的基础,才能说达到了新的平衡,也才能说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应当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政策取向,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经济基本稳定、风险总体可控的前提下,不失时机地推进各项改革,积极为经济进入“新常态”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张军扩指出,当前最重要的,是加快推进那些有利于充分释放我国增长潜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改革。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要通过改革,释放中国本来所拥有的但却被体制弊端所拟制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比如,虽然目前中国劳动力成本远低于美国等前沿国家,但由于管制过多、竞争不充分,致使中国在资金成本、能源成本、物流成本等方面,远高于美国。如果计算综合成本,中国在不少制造业领域成本反而高于美国。这是导致近年来不少美国企业回归、甚至不少中国企业选择到美国设立分厂的重要原因。

二是要通过改革,释放巨大的国内需求潜力。现阶段中国依然具有巨大的投资需求空间。张军扩举例,只要将现在城市的地下管网改造一遍,需要多大规模的投资;只要将现在的农房按最基本的抗震标准改造一遍,需要多大规模的投资;只要使中国广大的农村具备基本的基础设施,包括基本的硬化道路、垃圾处理设施等,需要多大规模的投资;等等。而且,目前支撑这些投资的产能要么充足,要么过剩。然而问题在于,与先前的投资相比,这些领域的投资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们大都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都不是可以直接商业化的投资。如何通过财政、金融制度的创新,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可持续的投融资体制,从而充分释放国内投资需求空间,也是重大改革挑战。

最后,张军扩认为,还要通过改革,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新的增长动力的形成从根本上来讲要靠创新,而适宜的创新环境要靠政府来营造。中国人才资源丰富,科研教育基础扎实,具有巨大的通过创新驱动发展的潜力。但长期以来,由于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科研立项、经费管理等方面存在弊端,严重制约创新驱动发展潜力的发挥。因此,必须加快这些领域改革,尽快构建起有利于创新的体制和社会环境,为新的增长动力、增长动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相关阅读:

  • 张军扩:推进改革为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条件
  • 张军扩预测明年经济增速继续回落 投资下行
  • 张军扩:中国潜在经济增速下降 但总体可控
  • 张军扩解读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及政策取向
  • 迟福林:“十三五”应提高服务贸易比重
  • 中国由工业大国走向服务业大国的趋势正在形成
  • 迟福林:2020年中国服务业规模有望实现倍增
  • 迟福林: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正处在重要历史拐点
  • 迟福林预测2020年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
  • 李国梁:建成现代化国家 根本在于全面深化改革 
  • 海南国际旅游岛提振海南经济 但下行风险加大
  • 海南着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南海基地
  • 艾森布莱特:新兴经济体如何驾驭金融怪兽
  • 司嘉丽:智囊团应成为思想的领导者而不是跟从者
  • 宋立:目前应进入消费者城镇化阶段
  • 景朝阳:新兴经济体一体化的现状、挑战与展望
  • 庄建:全球价值链对亚洲会产生积极作用
  • 薛澜:建立全球治理体系 解决新兴经济体发展问题
  • 郑新立:反通缩是当前主要矛盾 要打破5个思维定式
  • 朗诺:欧盟应建立统一的能源市场
  • 柯乐芙:发达国家经济活跃度影响新兴经济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