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要闻
热点推荐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 发布《...
2023年春节假期全国共发送旅客约...
国家移民管理局:加快推进现代移民治...
十三部门发文:学校、家庭、社会要协...
退休人员1月份不认证停发养老金?谣...
天坛宣武同仁三医院15个专家团队名...
多地频现"天价彩礼":性别比失衡 ...
杭州发布征求意见稿:将推进公积金异...
市民翻出24年前存单 银行不知咋算...
西安冷冻保存12年冻融胚胎试管婴儿...
本网独家
网上直播
国际动荡局势对我国能源资源安全的挑...
跨国油气勘探开发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新能源使命
页岩油开发利用及在能源中的作用
新形势下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与能源安...
我国煤炭主体能源安全高质量发展的理...
二十大新闻中心第五场集体采访
二十大新闻中心第四场记者招待会
二十大新闻中心第四场集体采访
二十大新闻中心第三场集体采访
二十大新闻中心第三场记者招待会
二十大新闻中心第二场集体采访
图解发展
发展视频
2022研究前沿——经济学、心理学及其他社会科学
2022研究前沿——信息科学
2022研究前沿——数学
2022研究前沿——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
2022研究前沿——物理学
2022研究前沿——化学与材料科学
2022研究前沿——生物科学
【四时“丰”物在中国】小寒——甘蔗...
【口述改革历史】魏礼群:农民工问题...
【口述改革历史】迟福林:全面放开粮...
【口述改革历史】彭森:80年代前期...
【口述改革历史】吴明瑜:迎来“科学...
中国式现代化的八个要点
发展访谈
>>>
潘教峰:智库科学与工程——新型智库...
潘教峰:智库研究科学化是智库高质量...
朱永官院士:土壤普查是保障粮食安全...
杨敏:用科技力量护航中国饮用水安全...
发展话题
环保话题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部署2015年工作
科技如何支撑“双碳”目标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科学院在行动
2015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将于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国际社会共同期待此次举世瞩目的大会能够求同存异、促成多国在气候问题上达成共识。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协议不仅是减排的协议,更是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具体行动的协议。针对全球气候态势,联合国环境署已发出警告:即使国际社会现在开始全面实施“去碳化”战略,全球气温到本世纪末也将会提高3℃,这远超出2℃的目标,将带来显著的气候影响,希望巴黎会议能够推动国际社会采取新的努力和行动,达成减排的目标。2015年冬天的巴黎必将写入历史,影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
聚焦“双循环”格局下中国区域创新
聚焦中国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安全
生态环境
大气治理
波浪“潮涌”变绿电
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将逐步回升 西藏西...
贵州春节后开工首日13万余人植树 ...
河北沙河:玻璃生产线实施超低排放改...
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同比改善
4月下半月全国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
扶贫动态
减灾救灾
陕西旬邑:凝心聚力谋发展 乡村振...
联合国机构等启动湖南省乡村振兴发展...
“世界花园”里的“美丽致富路”——...
数说宝“藏”·70年巨变丨西藏农牧...
农业农村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开展专项行...
农业农村部紧急调集农用水泵支援河南...
农业农村部多措并举保障河南灾后生产...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推出三大举措 力促...
调查报告
>>>
《2022技术聚焦》——20个高影...
《2022研究前沿》——11个大学...
发展报告
>>>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技术变革的国之重器,也是体现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行中发挥着核心骨干作用。目前,中国科学院负责运行、建设和立项中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30 余项。从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到世界第四的散裂中子源,再到亚洲第一个 P4 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并已经在北京、上海、安徽合肥、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形成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区。
学部咨询与院士建议:数字技术赋能国...
聚焦新材料科学发展趋势
科技如何支撑“双碳”目标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科学院在行动
闳议
2022全国两会——绿水青山乡村振兴新图景
踔厉笃行_2022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