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审计署6管齐下堵社保基金漏洞 部分省市社保基金审计已开始 -周五沪指午盘收于4162.97点 "全民炒股"言过其实 基民热情不减 -奥运空气质量将实现五省联保 水利部急调长江清水注入太湖 -教育部将严惩高校"体制外"招生 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成监察重点 -外资正式进入中国铁路运输领域 中国钢铁并未冲击国际市场 -国税总局:可能重创股市 短期不征资本利得税 不会取消利息税  -"鑫诺三号"卫星上天 "长征"火箭完成百次发射 可发射飞船和卫星 -全国治理商业贿赂未达预期 专项工作延期 公务员处分条例实施 -中国即将公布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财政部调整商品进口关税 美将对我铜版纸征最高99.65%反倾销税
实际税负与名义税负拉近 中国税制改革箭在弦上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12 月 14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中国税收收入近十二年的增长是直线型的,这种高速增长是在没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没有政府支出规模跳跃式的增长,以及税收制度基本未作任何大的调整的背景下发生的,这种罕见和特殊的增长轨迹,无论就中国税收发展史,还是对世界税收发展史而言,都是一大奇迹。”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日前对记者说。

一九九四年开始实行现行税制以来,中国税收始终处于持续高速增长状态。尤其是一九九九年全国税收收入跨越一万亿元人民币大关,税收收入更是进入了快车道。二00四年突破二万五千亿元人民币,二00五年全国税收收入已突破三万亿元人民币。二00四年、二00五年中国税收收入增幅连续两年超过五千亿元人民币。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至九月全国税收收入同比增收额首次突破五千亿元人民币。高培勇说,据此测算,今年中国税收收入总规模会突破三点八万亿元人民币,税收收入的增长额会达到七千亿元,甚至可能到八千亿元。

近年来,中国税收增长速度均超过百分之二十,远远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过去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倾向于用“三因素”论来解释中国的税收收入,就是经济增长、政策调整以及加强征管。高培勇说,“三因素”论的解释在二00四年之前大家可以认可,但二00四年中国税收收入的增幅突破五千亿元人民币大关后,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样的解释不那么贴近现实。

统计数字显示,一九九四年,中国的税收实际征收率只有百分之五十,而到了二00五年,这一指标则提高到百分之七十。高培勇认为,正是税收征管存在的巨大空间,导致了中国税收保持了税收总额的巨幅增长。由于这个原因,中国的“实际税负”与“名义税负”正在拉近。中国全面启动新一轮税制改革已极其紧迫。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认为,如果税制不进行大调整,税收比重今后几年仍将继续增长。现行税制在几个主要税种方面的法定税负偏重了。比如,中国已实行多年的生产型增值税、营业税的重复征税等等。一九九四年的税制改革是“保持原税负”,但随着征管的加强,过去的法定税负显得偏高。

新一轮税制改革从二00三年开始启动,但是迄今为止真正意义的税制改革还没有到来。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占到整个税收收入三分之二,这两个税种不动,整个税制改革这盘棋还没有真正意义的启动。

专家提出,当前是推进税制改革的好时机。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增值税转型和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之所以难以推出,就是怕减少财政收入。实际上,在支持改革方面花点钱是值得的。

据透露,增值税的改革方案已经在东北地区实施了两年多了,正等待着向全国推广的时间表。此项方案从二00四年开始一直在运作,但一直没有正式进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过程。预期“两法合并”方案的出台不是特别难的一个过程,到明年九月底和十月初会进入到一个相应筹备阶段,可以预期“两法合并”可能会在二00八年一月一日开始实施。

来源: 中新网

相关文章:
企业所得税制改革加速 月底草案提交国务院讨论
如何弥补我国分税制改革的重重缺陷
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税制改革开始进入敏感期
林毅夫:公共事业过度市场化 应进行新税制改革
我新一轮税制改革即将启动 将降低国债免税价值
中国近期将推进六大税制改革 择机实施燃油税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六一"儿童节关注2000万留守儿童:发展之路遭遇体制障碍
世界无烟日:中国超5亿人健康受被动吸烟危害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