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审计署6管齐下堵社保基金漏洞 部分省市社保基金审计已开始 -周五沪指午盘收于4162.97点 "全民炒股"言过其实 基民热情不减 -奥运空气质量将实现五省联保 水利部急调长江清水注入太湖 -教育部将严惩高校"体制外"招生 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成监察重点 -外资正式进入中国铁路运输领域 中国钢铁并未冲击国际市场 -国税总局:可能重创股市 短期不征资本利得税 不会取消利息税  -"鑫诺三号"卫星上天 "长征"火箭完成百次发射 可发射飞船和卫星 -全国治理商业贿赂未达预期 专项工作延期 公务员处分条例实施 -中国即将公布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财政部调整商品进口关税 美将对我铜版纸征最高99.65%反倾销税
中国近期将推进六大税制改革 择机实施燃油税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11 月 3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11月29日在财政部全国税政工作会议上强调:“新时期我国的治税思想应在继续强化筹集财政收入功能的同时,重视公平原则,探寻税收中性与积极发挥税收调控作用的平衡点,坚持合理负担的税制改革取向,强调税收发展的可持续性,发挥和提高税收在国家宏观调控方面的作用和能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基于上述理念,楼继伟指出,近中期我国要积极推进六大税制改革。

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据了解,增值税转型在东北地区部分行业试点已经两年多时间,总体上运行良好。楼继伟说,从规范税制、统一政策、方便征管以及为各地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等角度考虑,“十一五”应加快增值税转型改革在全国范围推开的步伐。

加快推进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改革。楼继伟透露,按照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目前立法的有关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稳妥推进物业税改革。楼继伟认为,物业税的功能定位应该有利于加快地方主体税种建设,有利于促进地方政府加强对地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有利于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基于物业税征收范围、计税依据、税率水平以及减免税等税制要素的确定涉及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难点多、情况复杂,楼继伟要求,全国财政系统的税政干部一定要加强与地税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研究改革方案,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推进。

开征燃油税。楼继伟说,随着客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成品油的生产、供应和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税收的精细化管理也正逐步到位,因此,应该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重新审视,积极推进燃油税方案的完善,择机实施燃油税。

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楼继伟指出,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目标是:从公平税负、更好地调节收入分配的需要出发,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乃至发展到完全的综合个人所得税税制。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完善信息提供的法律保障和提高征管水平等内、外部配套条件。在个人所得税税法全面修订尚需时日的情况下,近中期应就调整税率级距、拓宽综合所得的具体项目等问题先行研究并做出政策调整。

完善资源税制度。楼继伟说,下一步完善资源税制的工作思路是:规范资源税费关系,内容将涉及资源征税范围、计税依据、减免税政策等。

除了税制改革,在此次会议上,楼继伟还针对灵活运用税收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税式支出管理制度、加快推进税收管理体制改革,以及继续推进税收领域的国际合作等税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据了解,2003年以来,我国在加快推进税制改革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主要成果有:调整了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减缓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稳步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促进了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改革出口退税机制,完善了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和加工贸易政策;完善消费税制,充分发挥了消费税的调节作用;全面取消农业税,落实了中央惠农政策;颁布实施了烟叶税条例,以及深入研究了物业税改革方案等。

来源: 中国财经报

相关文章:
企业所得税制改革加速 月底草案提交国务院讨论
如何弥补我国分税制改革的重重缺陷
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税制改革开始进入敏感期
林毅夫:公共事业过度市场化 应进行新税制改革
我新一轮税制改革即将启动 将降低国债免税价值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六一"儿童节关注2000万留守儿童:发展之路遭遇体制障碍
世界无烟日:中国超5亿人健康受被动吸烟危害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