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汽车振兴规划最快本周出台 或含免征购置税 石油巨头罕见价格战 -三鹿经销商获赔60% 奶农尚未得分文 质检总局:今年重点盯企业  -发改委专家:1万亿投资或2月末进入实施阶段 经济最早2季度复苏 -东航去年套保亏损62亿元 五大电力集团未获国资委注资确切消息 -6000亿公积金建保障房 将率先试点中西部 京沪穗房贷优惠调查 -高层频频暗示 创业板牛年有望破茧 创业板标准已作进一步修改 -农民工返乡潮震川 百万人濒临失业 春运首日学生农民工唱主角 -中国七省市机构改革方案获批 中纪委:商业贿赂蔓延势头初步遏制 -银监会调信贷政策 中小银行可突破存贷比 受困危机企业可获支持 -中小板8只股票创新高 孕育新版"超级散户" 国资委誓言严管"大非"
首页>>创业
2009海归创业趋势 走向内地中型城市并呈现多样化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1 月 12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趋势1

走向内地,走向中型城市

在2008年,本报用相当多的篇幅报道内地、中型城市在吸引海归创业上的举措;同时也积极畅导和鼓励海归走出沿海大城市的"藩蓠".

海归创业,出现拐点

上世纪末,海外学子学成回国,多选择在沿海、一线城市创业。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不仅领跑中国经济,也领跑着海归创业的生力军,海归从这里启航,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生力量。

然而,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沿海、一线城市带给海归的不再仅仅是机遇,还有更为严峻的挑战:僧多粥少的城市资源、日益缩小的创业空间、愈演愈烈的人才竞争……海归创业,在大城市遭遇前所未有的残酷。而与此同时,30年改革开放,内地、中型城市逐渐崛起,对高层次海外人才求贤若渴,积极的扶持政策、优惠的发展条件、宽松的创业环境为海归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业空间。海归创业,出现拐点。

到内地、中型城市去

本报作为长期关注海归创业的媒体,敏锐地觉察到这一变化,率先向海归发出"到内地、中型城市创业"的倡议,并进行了集中、系列报道——

武汉,地处中部腹地,是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我国最大的3S(GPS、GIS、RPS)软件研发基地,有"中国光谷"之称。2008年,武汉市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厚待来武汉创业的"海外高人".包括设立600万元海外留学人员创业投资资金,以贴息贷款和投资入股等方式,对留学人员来汉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资金扶持;设立创新人才开发资金,择优选择来汉创业的归国留学人员,每人给予10万元创新项目资金扶持;承担科研项目的归国博士,除基本工资外,可申请享受3年内每人每月1000至2000元的政府资助。

宁波,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中型城市,近些年,借长江三角洲发展的东风,宁波市经济突飞猛进,有专家预言,它将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经济中心,这无疑对海归创业形成巨大吸引力。在此基础上,宁波市政府充分利用"人才科技周"这个平台,今年,他们共邀请60位海外留学人员、30多位民营企业家和创业投资商前来洽谈对接。其中,3个留学生企业落户保税区留学人员创业园,近10个项目同国内投资商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宁波过硬的软硬件环境、实实在在地服务也给了创业的海归更多信心。

杭州、常州、烟台、青岛、成都、天津、西安、哈尔滨、沈阳……2008年,越来越多的内陆、中型城市中活跃着创业海归的身影。

是否会形成二次"水土不服"?

从沿海到内陆,从一线大城市到中型甚至二线城市,海归创业的版图向中国纵深处"扩张".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截至2008年底,海外留学人员归国人数创下历史新高,这势必带动起新一轮的海归创业热潮。内地、中型城市也纷纷厉兵秣马,出台各种政策吸引海归落户。不难预见,2009年,这些城市的海归创业将遍地开花,他们掀起的不光是技术上的革新,还有头脑风暴;他们收获的,也不光是利润的最大化,还有创业的快乐和自身价值的成功实现!

但是,另一个方面的问题也同时出现:从欧美经济高度发达的大城市到中国内地、中型城市,海归会不会出现第二次"水土不服"?各地优惠政策是否能持续、坚定地落实下去?内地、中型城市相对保守的思想作风和相对落后的软件环境是否会困住海归创业的手脚?2009年,本报将继续关注!

趋势2

创业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2008年,政府出台了各种鼓励政策、设制专项资金招徕海归;企业也各显奇招,招揽贤才;市场信息面临新调整,机会多多。大量海归回流,于国于己是个大机遇。

透过2008年看2009年,海归就业、创业将呈多样化趋势。

行业选择百花齐放

海归,目前主要集中在国内的几十万家三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多为高尖端领域人才。而伴随着2009年巨大的就业压力,海归行业选择将呈百花齐放趋势。

改变海归人才成堆扎根现象,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空间大。由于市场国际化的需要,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已经充分意识到海归人才在参与国际竞争中的价值。许多企业设置专项资金、提供良好的待遇与成长空间,吸引对口、有经验、具有真才实学的海归。

另外,信息服务、咨询、法律服务等服务型企业也将脱颖而出。据2008年无锡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介绍,目前其园区内的相关企业达到了70家,占到了海归创办企业总数的35%。有关专家认为:海归人才专业结构发生的变化,将使以前创业海归由主要为技术类型的人才,变得日益多元化。服务业行业知识增长、海外学习和经历的相关、能较好地借鉴国外先进的服务理念和企业运作模式以及对国内市场状况的了解,服务业行业将会增多。

公务员作为高薪、稳定"铁饭碗"仍将成游子"磁石".结合政府部门出台的人才引进政策,2009年公务员竞争将会是海归优选。但竞争激烈,需谨慎前行。

领域选择多元化。金融、国际贸易等相关专业的海归将充实我国各个领域,成为经济领域"世界走向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人才转折点。IT、电子技术等技术型海归人才也会大量拥入,充实我国技术行业。

现代服务业项目如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医疗医药、金融与保险、电子信息等新兴企业中,在国内发展尚不成熟的情况之下,仍可赢得一席之地。

团队型回归有优势

在海外,一些海归已经在国外创办了企业,他们本身在国外就有一个较为成熟的团队。为提高在中国创业的竞争力,2008年海归人才已经有团队型回归的趋势。

团队型回归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将原有团队带回国,在不损伤原有运作基础之上快速进入国内企业竞争;一种是回国前相约组团,利用各自的专业优势、行业背景,组成一个新的团队。他们组成的团队中,既有懂技术和管理的,也有懂金融和财务的,甚至还有擅长谈判沟通的等等。他们聚集在一起,成为''''集团军'''',战斗力更强。

与个别海归单独游上岸相比,团队型回归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是目标明确。他们在回国前就有着明确的市场定位、成熟的运作思路;二是团队运作,实现了人才的优势互补,相互之间能够默契合作,减少了人事摩擦与适应;三是队伍精良,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市场把握相对准确,将缩短创业起始阶段市场磨合期,提高了创业胜算。

所谓守业难、创业更难,迈出创业的第一步更是难上加难。团队型海归实现了核心高层人才组合后,创业战斗力将大大加强。

宏观上来看,2009年海归仍是稀缺人才。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团队型回归有助于海归创业闯过死亡谷。

趋势3

海归进一步催化科技创新

纵观我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无一不是中国人民实践自主创新的过程。由于在海外留学经历与工作经验,海归对国内外的文化和市场都有相当的了解,有效起到桥梁和渠道的作用,推动了科技创新的迅猛发展,在我国的科技创新道路上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

2009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自主创新、不断标新立异仍然将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海归肯定将把握住自己的优势,加强技术和理念的创新力度。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保证

就技术创新而言,我国的汽车行业就是在近年来通过大量引进技术性海归人才加入到研发队伍中来,使得汽车原创不再是梦,带动企业走向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除此之外,我国各个学科的国际交流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这也为技术创新的良好发展提供了条件。现在我国技术人员更多是代表中方集体或单位以平等对话交流的方式参与国际合作,这得益于我国大量引进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了技术交流和发展的良性循环。

理念创新,竞争力提高的源泉

海归在转变国内传统陈旧观念,接受创新理念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且独特的作用。海归在国外接收到新鲜的理念和信息,了解了新信息的重要性和效应性,以全新的理念开拓市场空间,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目前,汽车业、服装业等行业正在逐渐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这一步的跨越,正是由于在这些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海归拥有文化、管理和理念上的闪光点。可以说,他们引领了一场思维方式的革命,而这场革命能够给中国的科技创新带来最灿烂的阳光。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海归也在不断加强自我创新。海归人才专业结构不断寻求变化,原来由大批海归活跃在高端服务领域,逐渐向中国第三产业扩张,比如在咨询、法律、经纪代理、传媒、出版、公关、广告、旅游、会展、教育等多个领域。在未来,服务业经历了金融风暴的重新洗牌、市场需求的刺激,必将呈现出崭新的发展蓝图。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文章:
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中国农民工走上创业之路
80后逆市创业月入过万 谈创业信心十足
天津滨海新区多政策鼓励创业者(图)
甘肃省出台意见开辟“绿色通道”帮60万人创业
6家金融机构授信32亿元 支持河南青年创业
金融海啸催创业潮"书生老板"巧解就业难
清华大学校长:海南是适合年轻人创业的地方
云南:创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最高达5万
琼首个创业投资基金呼之欲出 规模10亿元
图片新闻:
住建部:地方政府不得越权出台刺激房市政策
环保部通报环评工作进展 暂缓审批11个高污染项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