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
江苏省仪征市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1985年―1992年,任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主任;1993年―1994年,任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1994年―2005年,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曾任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委员等职。现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全国政协常委兼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他在对中国以及其它许多国家经济运行的实践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非均衡经济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中国的经济运行。他提出了企业改革主线论的主张,认为价格改革主线论的缺陷是没有认清当时中国经济的非均衡主要是第二类非均衡,即企业没有充分活力情况下的非均衡。他在改革之初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国经济的构想,认为股份制的性质取决于投资者的性质,因而股份制与公有制可以相容。他的这一系列理论与政策主张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实践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对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而又重要的影响,被社会誉为“厉股份”。他担任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期间亲历了中国立法的巨大进步,主持起草了《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审议和参与制定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多部法律。(人民网)
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厉以宁,是举世公认的。
词人的厉以宁,也基本受到社会的交口称道。
在经济学术界、在法学界、在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界、在证券市场、在商品市场、在学校、在课堂……只要出现厉先生那平凡的面孔,响起厉先生那特有的似扬亦挫的声音,
以及传来“厉以宁”三个名字的时候,人们想到的,首先是“厉股份”三个字。
说到厉以宁,人们往往地把中国股份制改革和他联系在一起。更多的人说,没有厉以宁的股份制理论,就没有今天的中国股份制改革;还有人说,厉以宁一席话,可以震动中国证券市场,影响“熊”、“牛”的大决斗,动摇股市涨跌。
我们从新华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股份制巨擘厉以宁》(川木著)一书中能进一步全面地认识厉以宁。下文是该书的节选。
1930年11月22日深夜,在中国历史名城南京,一个可爱的男婴降临世间,他以自己清亮的哭声向世人证实着自己的活力与朝气。他的出生,给家里人带来了无比的兴奋、喜悦和祥和,更给家人带来了新的生活内容和新的期盼与希望。“以”是排行。“宁”指出生于南京。遂为之取名为——厉以宁。
厉以宁的原籍是江苏仪征,但他托父母迁居之福,有幸出生在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城南京。他四岁时随家庭迁居上海,先后在上海两所著名的小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41年,厉以宁考上竞争激烈的上海南洋模范中学,1943年又随家迁居到湖南沅陵,以优异成绩考上湖南名校雅礼中学,1947年转入南京金陵大学附中就读,直到高中毕业。
几所名牌中学各有所长,师资一流,打下了厉以宁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使他终身受益。
从小学到中学,厉以宁一直偏爱文学,曾熟读中国古典文学《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和诗词;爱读外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莫泊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的作品,以及中国现代文人鲁迅、巴金、茅盾、沈从文等人的作品。
厉以宁在他的读书笔记里曾说过,从鲁迅的例子可以看到没落家庭的命运与精神之间的联系。鲁迅是五四以来最伟大的文学家,尖刻地批评传统社会。长期的读书生活陶冶了厉以宁的性情,净化了他的心灵,滋润了他的精神,开阔了他的视野,扩大了他的胸怀,催使他的思想人格日趋成熟。比起同龄人,厉以宁就像那江南一片片水田中早熟的禾苗,似乎早已懂得人间的艰辛和不同,早已领略世上的风风雨雨、沟沟坎坎。他变得沉默和内向了,将心中的情感用诗歌、散文、杂感和短篇小说等文学形式表现出来。每当他完成一个作品,同学们都争相传阅,被他那种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同情心和燃烧的热情以及对未来充满憧憬和信心的乐观精神所感染、鼓舞。显然,厉以宁在文学方面发展下去是有大前途、大希望、大造化的。他的文学素养和功力完全可与某些少年天才作家媲美。他在不断加强文学素养的同时,背诵了不少唐诗、宋词,他也写过小说,连续刊登在学校的墙报上。以宁把他自幼所感受到的一切凝聚在他所塑造的主人翁形象中,倾注在主人翁的言行上,引起了师生们的强烈共鸣。由于厉以宁少年时生活、学习在湘西,因此沈从文的作品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在中学时总是把沈从文的小说作为枕边的读物。
在湖南省沅陵县雅礼中学(当时雅礼中学迁移到沅陵)读书的这段日子,是他一生最留连忘返的时光。他常常在暮色苍茫的黄昏独立在沉江之滨,眺望蒙蒙的青山,隐隐的小洲,远去的白帆,荡漾的碧波;倾听阵阵涛声起伏的号子,倦归的鸟语,爽爽的江风。
美丽娇娆的山河,苦难深重的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学,含辛茹苦的求学……尤其在厉以宁成长的这段峥嵘岁月里,日寇的侵略,内战的烽火,民不聊生的惨景无不使这位热血少年激扬、昂奋,甚至愤怒,厉以宁也曾想过像前辈那样,用文学唤醒国人的良知,复苏国人的善性,升华国人的境界,从而复兴文明中华。
厉以宁有幸在湖南省第一流的中学读书,如鱼得水,似鸟投林,其间所得到的精神营养为他日后“出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环境也能造化人,潜移默化改情别性。如果不是抗战胜利后厉以宁后来从古典文化氛围浓郁的湖南转到西学东渐、科学初兴的南京,那么,厉以宁就很有可能在湖南这个大熔炉里成长为一代文豪。他后来虽未成为文豪,但他那历练的文风,高超的写作艺术,致使他的经济学著作读来脍炙人口;填词吟诗更是他的日常喜好,并出版了佳作《厉以宁词100首》,刊印了《厉以宁诗词又一百首》。
1946年,厉以宁重返南京,转到中国第一流的中学南京金陵大学附中读高二。这里拥有一流的数理化师资。在他们的影响下,可塑性极强的厉以宁的兴趣逐渐从文学转向自然科学。老师让厉以宁担任学习委员兼化学课代表。他将化学元素周期表倒背如流,俨然一个科学家。高中毕业前夕,学校组织厉以宁所在班全体同学去一家大型化工厂参观。沸腾的机器,庞大的厂房,林立的烟囱,严肃的化学工程师,忙而不乱的工人,一一给厉以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置身于生产第一线,厉以宁早已忘记了自我,他的心已经融会到了祖国建设事业中。他想,如果全国每一座城市都拥有这样阵容齐备的化工企业,国家能集中全国财力物力投入到工业建设上,而不是刮民财,挖国库,闹分裂,打内战,那么,拥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华夏民族就不会沦落到落后挨打、备受欺凌的境地,就一定能从积弱积贫的困境中走出来,再创辉煌。于是,“科学救民”、“实业兴国”的理想从此萌发在青年厉以宁那一颗晶莹透明的心灵上。正像他后来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这次参观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使我了解到化肥生产对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于是我决心走‘工业救国’的道路。”
依据心理学的观点,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掌握哪样技艺、钻研什么专业,都可能出“状元”。但必须具备基本素质和素养。像柳树一样,遇到适当的气候,放在哪里,就能在哪里生根发芽,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成活率高;像松柏那样,不管春夏秋冬,严寒酷暑,都能常青不衰,百折不挠。厉以宁就是这样的人才,他既具有刚毅内向、坚定不移的个性,又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他在古典文化氛围浓郁的湖南读书,就能萌发文学的天才、激情和灵感;而在科学日渐兴盛的40年代的南京读书,他又能很快接受科技潮流的感染和冲击,兴奋点也从文学转向科学。金陵大学附中的读书生活是厉以宁命运的转折点,鉴于他出色的数理化天赋,加之他后天的勤奋努力,高中毕业时厉以宁以品学兼优、总分名列前茅的成绩被保送到金陵大学深造。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化学工程系。这是他立志做一个化学家的新起点,这是他实现工业救国伟大抱负的第一步。
1949年2月,厉以宁以优等生资格接到了金陵大学化学工程系录取通知书。可以设想,如果按照这条路走下去,厉以宁在化学领域做出骄人成就成为一名著名化学家不是不可能的,然而,世事沧桑,情势很快就发生了变化。该年4月,南京解放。当年12月,厉以宁到湖南沅陵参加工作,在一个消费合作社担任了会计。他很高兴自己从此参加到新中国建设大军的行列中。已参加工作两年的厉以宁又参加了高考。为方便起见,他就委托当时正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的赵辉杰代为报名。辉杰曾是厉以宁中学时代的同学,一同在湖南雅礼中学读过初中。他是厉以宁最好的朋友之一。他俩在沅陵的合影至今还珍藏在厉以宁的影集中。从厉以宁作过会计的工作经历和文理兼优的文化基础以及社会需要等几个方面考虑,赵辉杰认为厉以宁选学经济系最为适合,优势较大,就替老同学做主,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北京大学经济系。厉以宁一往情深地回忆道:“至今我愈来愈觉得赵辉杰代我填报的第一志愿是最佳选择。”厉以宁成功的人生道路再一次证明友谊的力量和由此产生的智慧是无价之宝。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关键时刻,如果缺少友谊,缺少良师益友的指点迷津,就很有可能多走一段本可避免的弯路。7月,厉以宁在长沙应试,8月接到了录取通知书,他如愿以偿,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经济系。从此拉开了他终生致力的经济理论学术生涯的序幕。中华读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