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炼(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
对于大家比较关注的“多元化投资”问题,我们是有严格约束条件的,坚持在主要货币和高质量资产中进行重点配置。外汇储备资产除安全要求外,还需要保持充分的流动性,不仅要满足一般对外支付需求,如进口国内需要的物资和技术,支持企业走出去,还要在资本可能出现快速流出、货币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有效发挥保障国家经济金融稳定安全的作用。波动性大、市场容量小、流动性差的资产不适合外汇储备大规模投资。
自2003年以来,我国逐步通过国内杂金提纯以及国内市场交易等方式,增加了黄金储备454吨。目前我国黄金储备已达到1054吨,在各国公布的黄金储备中,只有6个国家超过1000吨,我国排名第五。
郭田勇(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增持美国国债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从存量上看,外汇储备有很大部分资产是美国国债,如果减持美债可能引发存量资产的贬值。美债具有流动性强、收益率高等优点。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吸引资金的投资渠道。
从增量来看,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还将保持,因此未来持有的美国国债到期时,可以在外汇储备的结构上不断地对增量进行调整。可以增加黄金、石油储备。但这两者的量相较于外汇储备的资金量来说确实很小。未来外汇储备的运用除了国家外汇管理局进行分散投资以外,还可以鼓励企业海外投资,以及鼓励藏汇于民。
张明(中国社科院世经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
为了降低中国外汇储备对美国国债的风险暴露水平,中国央行有两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是要求美国政府就美国国债市场价值提供可信的保证,将此作为是否继续购买美国国债的前提条件。例如,要求美国政府将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与通胀指数挂钩,就可以很好地防范未来的通胀风险。第二种选择是利用目前的时间窗口,显著增持能源、大宗商品的现货、期货或相关供应商的股权,以对冲未来美元贬值、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的宏观经济风险。
刘煜辉(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
外汇储备不是财政性资产,不能直接用于国内。向国内经济体直接注入货币的做法不合常理。外储内用可以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对外投资,二是进口。
目前,外汇储备集中在官方储备的运用并不理想,包括中投公司的运作,也未必达到了当初设想的初衷。因为主权基金牵涉到了国际战略间的平衡问题。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可以成功,但作为世界战略大国的中国,这一模式并不可复制。
最近中铝收购力拓,以及中国与俄罗斯签订了250亿美元保证3亿吨原油供给的合作等外储运用,方向着眼于中国未来长期的发展,值得称赞,比利用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要好。因为中国经济受到两大约束,一是市场约束,二是资源约束,这两大约束应该得到缓解。
外储运用更重要的方向是中国企业的转型。中国企业现在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处于产业末端,所以其未来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向产业价值链的两端延伸。外汇储备在战略运用上应该更拔高一些。(记者 任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