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中国反病毒第一人王江民逝世 享年59岁/生平 公司称运营不受影响 -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支持政策出台 实行税收扶持政策 意见全文 -首三张互联网电视牌照发放 短期盈利前景不明朗 产业发展瓶颈 -山西疫苗事件:15患儿均未接种"贴签疫苗" 疫苗未发现安全问题 -专家称沙尘暴含大量煤尘 露天矿成污染源 京北投1.3亿治沙无效 -山西闻喜尾矿库非法启用溃坝 村庄被淹 内蒙治沙耕地却用作采矿 -二三线城市房价"被看涨" 小县城房价半年翻番 4月京楼市"大阳春" -沪世博题材金渐热 先看证书再比价格 8300万澳元打造澳国家馆 -成立"进口铁矿石联合办公室" 两协会严查炒矿 号召抵制进口两月 -中国建筑平均寿命仅30年 年产数亿垃圾 深圳填海区楼盘沉降调查
首页>>2010中印发展论坛>>论坛传真
周明伟:加强文化交流 促进中印关系发展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3 月 30 日 
关键词: 中印发展论坛 中印 中印关系 中国 印度 中印建交60年 双边贸易 贸易多样化 金砖四国 周明伟 经济发展 中印经济交流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王晨会见参加中印发展论坛印方嘉宾][王晨:希望中印媒体成两国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印驻华大使:形象和现实息息相关 中印应增加了解][张炎:把握机遇深化合作]

2010中印发展论坛3月3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局长周明伟在开幕式上致辞。

2010中印发展论坛3月3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局长周明伟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网杨佳摄

中国网讯3月30日讯 今天上午9时30分,2010中印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印双方嘉宾围绕“发展中的中印关系”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局长周明伟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以下是致辞全文:

加强文化交流 促进中印关系发展

(2010年3月30日)

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局长周明伟

尊敬的王晨部长,

尊敬的苏杰生大使

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借中印发展论坛这个机会与大家进行交流。在庆祝中印建交60周年之际,在北京举办这样的论坛有着特别的意义。

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代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和古代埃及的尼罗河、两河流域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所创造的人类文明一样,印度河、恒河同样酝酿了光耀人寰、彪炳史籍的印度文化。而印度是中国的紧邻。尽管中印两国被连绵高耸的喜马拉雅雪山的阻隔,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去西天取经”成了艰难的代名词,但千百年来,仍吸引着许多的中国人和印度人相互来往,学习交流,吸取着对方的文化精华,传播着文明的成果。

中印文化交往历史悠久

已故中国学兼印度学大师季羡林说:中印睦邻关系是“天造地设”。

中印两国自古以来,一直是相互学习,彼此交流的。中印交流肇始于秦代,到两汉时逐渐频繁,在隋唐时趋于高潮,宋元时更加深入。在这2000多年的交往史中,文化交流始终起到了柱石的作用,两国人民正是在这种相互交流和借鉴中丰富和发展了各自的灿烂文明。印度在人类历史上创造的著名的“恒河文明”,在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为人类文明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不朽的史诗《摩诃婆国多》和《罗摩衍那》,深奥的哲学、逻辑学理论“因明学”,世界通用的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计数法,公元前6世纪在印度产生,后来传入中国、朝鲜、日本的佛教,以及对近代中国人和中国文学产生过较大影响的著名大诗人泰戈尔不朽的作品等,都在中国文明的发展中留下了记印。正如鲁迅所言,“印度则交通自古,贻我大祥,思想信仰道德艺文,无不蒙贶,虽兄弟眷属,何以加之。”

同样,中国的造纸、蚕丝、瓷器、茶叶、音乐传入印度,也极大地丰富了印度文化。中国《二十四史》和高僧大德的游记也成为印度构建古代历史的重要内容。而正是由于有达摩和玄奘这样的圣人的存在,中印两国人民的交流才能经历千年而不绝。中国学者季羡林先生在他的《中印文化交流史》一书中对这一历史现象作了翔实的记载和研究。两个大国,地理上相邻,交往历史如此漫长,相互影响如此之大,却鲜有战争和冲突,有的只是文化上的相互吸引、交流学习,这在世界历史上实属罕见。

但是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十九世纪帝国主义先后入侵印度和中国,中印两国的交流开始陷入低潮。二战期间,中印都属于同盟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印解放和独立后,两国文化交往再度繁荣。印度是当时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两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文化的作用,文化交流与合作非常密切,达到了唐朝之后的一个新的高潮,成为发展两国关系的重要基础。即使在两国关系恶化的时候,季羡林先生和他的弟子们还坚持将古代印度两大梵文史诗《罗摩衍那》和《摩珂波罗多》翻译成中文。进入八十年代后,两国关系迅速恢复。1988年,印总理拉吉夫•甘地访华时,两国签署了文化合作协定。2003年,瓦杰帕伊总理访华时签订了《中印政府文化合作协定2003年至2005年执行计划》,2006年11月,中印双方发表了《联合宣言》,中印文化交流成为深化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十项战略”中的重要内容。2008年1月,双方签署了《中印关于二十一世纪的共同展望》,把中印关系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2009年,中国在印度建立了孔子学院,印度在中国开办了印度文化中心,这都对中印文化交流产生了非常积极地作用。

中印两国文化古老而有生命力。它们曾创造了世界上最灿烂的文明,现在又在创造着被著名学者谭中先生译成“中印大同”的“CHINDIA奇迹”。在这种背景下,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深远的意义。

来源: 中国网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周明伟:中日应该联手向世界展示东亚文化的魅力
图片新闻:
多家航企今起下调燃油附加费 由50元降为40元
常州问题疫苗事件推迟9个月公布 监管部门未解释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