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并拢”呵护农民工 “退二进三”推出新形象
人们熟悉的河南农民形象可能是“刘自得”、“栓宝”、“银环”、“常有福”等,那都是以往戏曲中塑造的。如今,该省尉氏县实施“重塑新农民”计划,全县已有15万新型农民在建设新农村的现实舞台上,演绎出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活剧。
尉氏县是河南省劳务输出基地县,全县86万人中每年都有15万人的农民工队伍。该县县委、政府认识到,农民素质提高了,农民价值观转变了,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他们实施实施“重塑新农民”计划,采取了“退二进三”的办法。“退二”,即退去整体素质不够高和个别村组风气不太纯正的现象。“三进”,即人员进基层,工作进人心,农民工进步。通过“五指并拢”,塑造了新农民的“五种形象”。
---强化培训,塑造智能农民形象。该县把农民技能培训做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基础性工程来抓,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一个农民工培训基地,又投资320万元配齐所有硬件。同时,整合长城、创新、黄河等13家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纳入政府培训网络。依据市场需求,开展储备式培训、订单式培训、跟踪式培训。7月6日,技术培训学校学员马小伟兴奋地说:“真没想到,没出校门,我就被温州市一阀门有限公司以每月3000元的高薪聘用。”截至今年6月底,全县靠技能在外挣钱的农民已有6.7万人,占全县外出务工人员14.6万人的40%,占新近外出务工人员的80%以上,劳务收入已达13.5亿元。
---积极维权,塑造阳光农民形象。该县设立“农民工接待室”,建立和完善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今年以来,已开展上门送法服务活动13次,追讨拖欠工资12.4万余元。“维权杖”使农民工扬眉吐气。 6月29日,尉氏县南曹乡贾鲁河桥梁建筑工地上,43名农民工从该县劳动监察大队领导手中接过工程承包商拖欠已久的5万元工资。在村务管理上,该县还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农民工的作用,使农民朋友感到越过越滋润。
---返乡创业,塑造头雁农民形象。外出务工富了口袋,开阔了眼界,为返乡后创办个人事业奠定了基础。为了激发外出打工者回乡创业积极性,该县从资金、税收等方面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乡创业。据不完全统计,尉氏县目前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已有3000余人,涉及运输、服务、种养等多个行业,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 尉氏县十八里镇武家村农民吴建国在外地打拼了多年后,利用积累的资金在家乡发展养鸡事业,6月干了40多天就赚1万多元。在续养鸡3000只的同时,他在给苗、饲料、防疫、收购“四统一”的条件下,又带动本村农户利用村东荒庄荒片建起养鸡棚40多座。
----文化建设,塑造魅力农民形象。“农民有钱了,盖了楼房,非要在楼里盘土炕,还要和驴住一间卧室……”这是在歌颂农民还是在糟蹋农民?农民形象在该县引发大讨论后 ,县委、政府建起文化大院413个,占全县516个行政村的80%,同时发挥乡镇学校、幼儿园、广播站和群众盘鼓队、舞蹈队、乐队的作用,开展培训,举行演出,并把本乡本土的优秀党员、致富能手等树立典型,编排文娱节目,真人真事、生动有趣、贴近农民、贴近生活,吸引农民收看、观看的新农民形象闪亮登场,营造争做文明农民、新型农民的环境和氛围。
----政治培养,塑造党员农民农民形象 。针对农民工这一新阶层,尉氏县迅速适应新形势,农民工集聚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跟踪培养到哪里,使农民工在外打工赚钱的同时,在政治上也有了新追求。年初,县委组织部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建立外出农民工信息库,从中挑选优秀分子,落实村党支部委员主动联系,跟踪培养,采取了“风筝式、跟踪式、菜单式、预约式”等“五式”培训,激发入党热情。县委派出工作组远赴北京、杭州、广州等外出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城市组建了流动党员服务站和流动党支部,拓宽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渠道,把农民工群体中既年轻又有能力的优秀分子吸收进入党组织。今年“七一”前夕,全县发展农民工党员210名,占新发展党员的30%。
新农民,新形象,新作用。蔡庄镇大新庄村陈进长曾是郑州国际饭店和丽江饭店的“名厨”,月工资5000元,是第一位靠厨艺富裕起来的共产党员。他毫无保留地把技术教给乡邻。该村206名青壮年靠厨艺致富。并有20余户全家迁居许昌、南阳等地,成为城市人。马庙村20年前村里没有一个生意人,如今,党员带动全村农户均从事蛋鸭养殖、蛋品加工、蛋鸭外销等,把目光瞄准国内和国际大市场,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对此,该县县委书记曹法英说:“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是中坚,所以必须塑造一大批新型农民,使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精英’和‘领路人’,建立‘先富带后富’的机制,开展‘万人帮万户’活动,从而迈进和谐新农村。目前,全县仅农民工积极参与的畜产品加工项目已引进5个,投资金额达8个亿。”(陈思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