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证监会发布创业板IPO办法 5月1日实施 -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报告/全文 人均受教育6.3年 08年GDP395.91亿 -长三角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万元 增12.3% -国务院33部门研究落实物流业振兴规划 我国拟建天然铀储备体系 -2009年A股全球表现最好 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年报比武" -G20倒计时 涉2万亿美元刺激方案草案泄露 奥巴马吁加强"团结" -中国房地产百强08平均利润8.17亿 易宪容:中央不给政策房价必降 -中国版限薪令受质疑 银行高管降薪难服众 中石化高管薪酬增加 -各地政府严控行政成本压缩经费 北京新规:领导讲话不超15分钟 -最高法出台文件部署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加重恶意侵权等赔偿责任
首页>>卫生政策
北京医改不再要求小病首诊进社区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3 月 31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 背景

“小病进社区”北京推行历程

2006年,北京市卫生局提出“小病进社区,大病(转诊)去医院”口号,鼓励居民遇到感冒、发烧等“小病”,不再去大医院排队挂号,就近在附近社区拿药治疗,同时,鼓励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在社区接受全科医生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指导。

2008年12月,北京市卫生局曾公开表示,计划在2009年年底前,通过医保报销政策的限制,实现北京参保居民看病,全部实行社区首诊,否则不予报销。

今年1月1日开始,社区首诊政策首先在25万参加“一老”医保的老人中试行。这些老人患危急重症可直接到大医院看急诊,但是平常疾病必须先到社区医院就诊,没有社区医院转诊单而直接去大医院就诊的,医药费将不予报销。

本报讯在即将正式启幕的北京医改中,被提及了近三年的“小病进社区”概念,因缺少大医院的改革配套,难以发挥“疏导患者合理就诊”实效,将在大医院和社区的诊疗共同体中得以重新诠释。

昨日,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接受本报专访,阐述正在筹划中的北京医改思路,称改革关键是建立从社区卫生站到三甲大医院相同的疾病诊断标准,“解放”并拓展北京现有的优势医疗资源,“按患者的病情需求配给相应级别医生和适宜的医疗资源”。

优势医疗资源供不应求

“北京医改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过度医疗需求与有限医疗供给之间的矛盾。”方来英坦言,虽然北京聚集着全国最丰富的三甲医院,优秀的医学专家和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可这些优势医疗资源,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人群,仍捉襟见肘。

“那些彻夜排队等待一张专家号的患者;蜗居在大医院附近的出租房里,等待一张床位收治重病孩子的一家老小;还有花高价从票贩子那里买专家号的患者,作为首都卫生系统,都无法拒绝。”方来英说,既然无法拒绝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那么,北京医改的关键,只能是整合、“解放”并拓展北京现有的优势医疗资源。

不再强制专家支援社区

“什么是小病?什么是大病?拔牙也可能出人命的。这些医疗系统内部都很难规范、明确的东西,不可能以强制手段施行,百姓也不认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和其他医疗卫生界的政协委员,曾明确对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小病在社区首诊,大病再转诊到大医院”等改革“口号”,提出质疑。

如今,这些被认为过于追求“形式”的“一刀切”之举,将在北京新医改中得到“矫正”。方来英表示,目前已经明确,公立医院改革和社区卫生服务改革是紧密联系的一体,未来北京医改的一大探索,就是构建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共同体”和畅通“转诊通道”,而之前以行政命令手段,强制大医院专家对口支援社区的方法将取消。

社区和大医院统一标准

“增强社区的医疗水平,不是让大专家定期到社区看感冒,而是要把大医院内的诊疗规范与社区共享。”方来英说,目前公众争议最多的“看病难”和“专家号”,也将通过改革,让患者不再排队,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即可接受与大医院统一标准的规范诊疗;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的大医院专家,须在本职岗位上,明确承担基本医疗服务职责,以低廉的诊疗收费甚至“免单”,接诊疑、难、急、重症患者,以维护基本医疗的公益性。

北京医改方案还将出台具体政策,鼓励专家在完成基本医疗服务之后的业余时间,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意愿,兼任完全遵循市场规律的医院“特需服务”,或应聘社区坐堂行医,抑或吸引社会资本自己办诊所办医院,满足更多患者对专家的求诊需要。

按病种预付费筹备试点

建立大医院与社区一体的转诊通道,分级诊疗,有助于提高医疗效率,间接降低患者的医药费用。但群众反应强烈的“看病贵”,长久以来已成为医患之间矛盾的“凝胶”,亟须远、近、长、短多种惠民政策和改革探索并举,最终让普通人感受到“医疗支出明显”下降的实惠。

在北京医改中,试点按病种预付费,直接控制整体医疗费用的发生和规模,已成为医疗卫生“供方”和医疗保险管理部门———“需方”代表的共识。

按病种预付费的原理,是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代表患者与医疗机构“谈判”,确定每种疾病的治疗成本和合理收费额。方来英认为,这也是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医疗服务由利益相关方参与协商定价”一层涵义的体现。

方来英介绍,目前北京一家三甲大型综合医院正筹备试点病种预付费制度:先测算出全市各医院在治疗某一种疾病的收费情况,计算出一个平均值。再考虑患者的年龄、疾病严重程度、有无并发症等情况,将情况类似的患者分成一个诊断相关组,不同的组各对应平均值换算出一个系数,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收费定额。比如,一个年轻人患阑尾炎,诊断无并发症,医院按照诊断分组的收费为4000元;同样一个患阑尾炎的老人,因为年龄大,还伴有严重的并发症,诊断分组收费则需要2万元。(本版采写/本报记者魏铭言)

来源: 新京报

相关文章:
医改定调"以日来计" 医药个股藏金(名单)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医改不应从穷人口袋掏钱
中国卫生部长陈竺:医改方案的公布“以日来计”
从医改新政策看相关行业的市场前景
卫生部:中医药医改配套文件已基本完成
求解医改“最难题”:公立医院改革要跨几道坎?
医改:一项复杂的民生改革 探索设立医院监管机构
医改三年试点方案将出 公立医院政府不可能全包
图片新闻:
今年起全国中小学新任教师由省级教育部门统一招聘
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庆祝大会在拉萨举行[组图][实录]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