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牌运动服、海鸥相机、回力胶鞋、蜂花洗发精、德生收音机……经典国货,价格公道量又足,我们一直用它!”这不是一个老旧的广告,而是一批热爱国货的摩登青年的口号。
上紧发条就会跑会跳的铁皮青蛙、铁皮直升机、小鸡啄米……这不是玩具收藏馆里的样品,而是年轻人经营的网上小店的热销货。
被视为特立独行、带些叛逆的“80后”,如今悄然掀起一阵怀旧风,搜集儿童时代的玩具、动画片、游戏、漫画书,穿戴、使用那些曾经耳熟能详的国货品牌,并迅速在诸多同龄人中引起共鸣。“80后”,为何也开始怀旧?
“80后”:逾三成人“经常怀旧”
“你认为,‘80后’开始怀旧了吗?”不久前,互联网上发起了这样一项调查,吸引了2972位网民参与投票,其中2674人自称是“80后”。
调查结果显示,43.8%的人,表示自己“有时怀旧”;37.8%的人表示,自己“经常怀旧”;与此同时,有57.5%的人认为“80后”开始怀旧了。
一位网友花费一个多月时间,搜集了许多曾经伴随“80后”成长的事物,譬如动画片《黑猫警长》《铁臂阿童木》,电视片《恐龙特缉克塞号》,零食果味跳跳糖、棒棒冰,以及铁皮青蛙、小兵人、游戏棒、印着香港影星的花花绿绿的贴纸等等,然后将它们制成一段视频,取名为“80后回忆录”。
这段视频在互联网一度热播,且引来无数跟帖,许多人都用“感动”来形容自己看过视频内容后的心情。“我是87年的,看完以后我哭了”“思念慢慢打开,好想回到那个时候”“小时候那些东西,现在都买不到了,怀念啊”……
“回忆录”里收录的东西,基本上都是“80后”小时候见过、吃过或者玩过的,这些东西伴随他们度过了童年,但现在很多已经慢慢消失了。网友“粉瓷娃娃”说:“我有一个愿望,就是集齐小时候玩的玩具,像铁皮小火车、铁皮青蛙,然后一件一件放进小柜子里,那种感觉很温馨,很安全。”
事实上,这种情景不单单出现在互联网上。2007年夏天,当同样熟悉、亲切的变形金刚登上电影银幕时,“80后”迅速成为票房主力,凌晨的首映票被一抢而空。在一所舞蹈学校担任舞蹈老师的ALAN说,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整个影院都是“和我差不多年纪的男生”。
一位吴姓观众甚至这样对记者描述——“先是精彩震撼的汽车人变形,而后用深厚的嗓音说出‘我是擎天柱’,‘刷’的一下,我眼里全是泪水。”
竞争压力引发怀旧情绪
风华正茂的“80后”,为什么也开始怀旧?包括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在内,许多专家都把主要原因归结于社会变化太快。
专家们认为,人总是喜欢恒定、安全的环境,然而现在的社会变化太快,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竞争也非常激烈。在这种环境下,童年时的事物会给“80后”带来温馨、安定的感觉,仿佛重返过去无忧无虑的岁月。
“怀旧,也许是为了减压吧。”倪正浩出生于1982年,从学校毕业不久,月薪三四千元,面对物价、房价等生活成本的不断上升,他常常感觉压力沉重,所以也常常怀念童年的快乐时光。“大城市里,年轻人的机会比较多,但是竞争也很激烈。尤其是你刚刚踏入其中,没有什么资历和经验,可是谁都不想承认比别人差,都想把有房、有车变为自己的现实生活。”
采访中,一些年轻人对记者表示,某种程度上很羡慕自己的父辈,虽然那时候的日子相对贫乏、单调,但生活简简单单,因此人的心态更为平和。相比之下,追求的东西多了,就需要努力奋斗,压力自然随之而来。
在关于“80后开始怀旧”的网络调查中,51.8%的投票者认为,“80后”怀旧的主要原因是“现实不太如意,机会太少,竞争压力太大”;43.9%的投票者认为,主要原因是“社会急剧变迁给现代人带来的心理紧张和压力所致”。
“也许就像S.H.E那首歌里唱的,‘我不想,我不想长大’……”倪正浩说。尽管如此,叛逆的“80后”已经陆续走出校园、踏入社会,也开始面对工作、家庭,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怀旧与“80后”的自我意识
“怀旧不分年龄,年轻人怀旧无可厚非。”在网络调查中,这一说法得到了70%左右的投票者的认同。但为什么“80后”怀旧变成了一种集体行为,进而引来多方关注?
“如果和他们的父辈相比,‘80后’是特殊的一代人,他们得到更多宠爱,经历大多一帆风顺,因此‘80后’的自我意识、自我认同比较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于海教授表示,他更加愿意将“80后”集体怀旧,视作这群年轻人自我意识的一种表达方式。
一件儿时的玩具,一段熟悉的动画片,一位当年的偶像明星……有人说,作为早期的独生子女,“80后”独立、但是孤独,备受宠爱、但是内心寂寞。因此,当发现别人与自己经历的重合点时,他们就像古堡里的孩子听到了召唤一样,欣然向往。
其实,每个年龄段都会有人沉湎于这样的抒发,尤其是遭遇一些特别的情景,譬如独自在异地打拼、雨季,或者节日。不同之处在于,年长者的怀旧常常会受限于表达方式、表达手段,有的时候甚至缺乏听众,而“80后”却找到了网络这个全新的平台。
“登上互联网,意味着你的表达可能面对无限受众,会得到响应,有许多喝彩者。”于海教授说,“而且网络行为很容易被模仿、复制,反过来又会强化这种表达方式,强化他们作为‘同一群人’的意识。”
专家指出,尽管显得有些老气横秋,但“80后”怀旧并不沧桑。重拾童年好时光,这群年轻人在得到心灵慰藉和满足的同时,更加享受着与人分享、被人认同的乐趣。(记者:俞丽虹 张梦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