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识
在当下广受争议的银信合作产品中,信托公司是为商业银行提供运作平台,而产品的项目开发、产品设计、风险控制、资产管理均由商业银行主导和操作。信托公司基本没有话语权,一般只能获取千分之几的手续费。
信贷类银信理财产品发行状况
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央行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监管机构对信贷规模控制较严,信贷类银信产品于是受到各家银行的青睐,发行数量逐月攀升。
2008年10月之后,货币政策由紧转松,该类理财产品的发行节奏明显减缓。
2009年上半年,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创下了历史纪录,银信产品同比规模出现下降。
2009年下半年,经过上半年大量的信贷投放后,银行迫于经营和监管双重压力,又将信贷类产品发行推向高峰。
2010年上半年,银信产品发行出现“井喷”。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银信理财产品发行量在2.9万亿元左右。
银信理财产品从合作到叫停
2005年底,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首次尝试理财业务合作。然而,随着信贷政策的演变,银信理财合作也成为了银行规避信贷监管的手段。
从2008年开始,银监会先后部署了三次专项调查,并利用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持续检测。
2008年12月,银监会下发《银行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几乎同时,银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银信合作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要求信托公司提高风险意识,防范交易对手风险和法律风险。
2009年12月,银监会再次发出《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宜的通知》,对银信合作存在的问题进行规范,强调信托公司在银信合作中的主导地位。
此外,为引导信托公司开展主动型信托业务,银监会还修订完成了《信托公司监管评级和分类监管指引》和《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张 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