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花式滑冰运动员在滑冰。当日,奥运城市夏日广场———爱动健身营在奥林匹克公园启动。记者 秦斌 摄
鸟巢水立方不会卖场馆冠名权
奥运会后两年鸟巢运营收入达5.5亿元,水立方基本不亏损;预计两三年后将不再依赖门票收入
鸟巢、水立方不会卖场馆冠名权。预计两三年后,这两个具有地标意义的奥运场馆,将摆脱对门票收入的依赖。昨日,在北京奥运城市发展论坛“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与世界城市建设”分论坛上,鸟巢和水立方的业主方———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京国资公司”)董事长李爱庆说。
这两个地标性场馆,是北京奥运场馆的缩影。奥运会后两年来,各场馆已悄然变脸,有的已经转制,从“民营”转为“国营”;有的转向多种经营;有的变身为群众健身场所;还有些场馆仍在盈亏收支线上徘徊。
关键词1 转制
鸟巢“国营”后经营项目增多
奥运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迷茫”,2009年8月,“北京国资公司”全面接手了鸟巢经营
8月5日晚9点,鸟巢内,场馆一侧搭起一个舞台,正在举办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团队的两周年聚会。而庞大的鸟巢,依然显得很寂静。
两年来,鸟巢鲜有中超等体育赛事,更少有演唱会等娱乐文化活动。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城解释说,鸟巢规模过于庞大,即便是数千人规模的大型活动,仍不显山显水,无法带起鸟巢的人气。
一方面是每年7000万元的维护费用,另一方面是无法举办大型活动的先天局限,鸟巢似乎陷入了“迷茫”。
去年7月22日,《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将鸟巢推到了风口浪尖。在一场演唱会中,一杯矿泉水,鸟巢居然卖到了10元钱;紧接着,“意大利超级杯”比赛,又发生了“鸟巢座椅拍卖”的闹剧。此间,鸟巢拍卖场馆冠名权的传闻,更是引发网友热议。
“不赞成、也不会轻易对鸟巢和水立方冠名”,昨日,在论坛上,李爱庆明确回应说,鸟巢、水立方已经成为北京的象征,公众对鸟巢、水立方的感情很深,所以,运营方不会轻易做出冠名决定。他同时表示,考虑对场馆内的某个厅进行冠名开发,“这项工作还没有做,因为鸟巢改造还没完成”。
李爱庆亮相于2009年8月,鸟巢突然改制之时,他以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全面接手了鸟巢经营。这之前,鸟巢为“民营”,政府投资,企业托管;这之后,鸟巢转为“国营”,北京市政府持有58%的股份。
突然转制,再次引来如潮疑问。但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此举能够看出“政府的良苦用心”,迫于巨额维护成本,政府接管等于给了鸟巢很多政策上的优惠,促进了各经营项目的推进。并且,企业经营压力被分担,有利于鸟巢向公益性回归。
随后,鸟巢恢复了直饮水系统,增加了五层公益展览长廊,陆续推出了国际性的赛车比赛和冰雪节。短短半年时间内,这个田径场先是铺了柏油赛车道,随后又做起了人工雪坡。而今年5月,鸟巢上空又搭起了“临建房”、拉上了钢丝,打出绿色环保小屋牌,将少数民族的非遗传承人引进场馆表演。
“鸟巢目前的参观收入占70%。而水立方改造前,非参观收入和参观收入是三七开;改造后,今年内实现非参观收入占40%,明年底力争达到50%。”李爱庆说,从奥运会结束至今,鸟巢综合运营收入达5.5亿元,水立方改造前达1.5亿元。水立方财政基本不亏损,鸟巢近期也保持正线经营的财务平衡状态。李爱庆说,预计两三年内,主营收入不再依赖门票,“成为真正的奥运遗产,而不是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