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继去年9月成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后,我国已经连续3个月增持美国国债。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去年11月的数据中还发现,我国已经调整了所持美国国债的比例——减持长期国债,大量增持短期国债。
专家分析说,这表明我国央行已充分意识到美国长期国债的风险,在市场前景尚不明朗的情况下,选择可以迅速退出的短期国债。
美国财政部最新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2008年11月,我国继续增持美国国债292亿美元,所持美国国债已达6819亿美元。虽然“中国停购或抛售美国国债”的传言不攻自破,但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1月我国也在持有美国国债期限结构上做出明显调整,减少长期国债净头寸90亿美元、增加短期国债净头寸382亿美元。
“我想这表明我国央行已充分意识到美国长期国债的风险。”昨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和政治研究所博士张明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研究员塞斯特也表示,当国债持有人缩短所持债券组合的期限时,意味着持有人放弃了部分收益率,而为自己换取迅速退出的选择。
对于中国仍对美国国债呈现总体增持的现象,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其中原因更多是缘于“不买美元国债,那么多美元能够做什么”的现状。在没有任何一国能够取代美国、同时没有任何货币能够取代美元的时期,美元仍是“必须”的选择。
不过,随着中国增持的短期美国国债逐渐到期,张明认为,即将到来的美元贬值还将考验中国决策层的外汇资产配置能力。
张明告诉记者,去年4季度以来,大量主权基金及机构资金进入美国国债市场,导致国债收益率大幅下滑;而随着美国陆续展开的救市计划,无论采用印钞票还是发行国债的渠道,都会拉升国债收益率以吸引投资者,但这一举动的直接结果将是降低了国债的市场价格,最终将会导致美元贬值。
因此,当前已有诸多经济学家建议,应适当考虑持有大宗商品(石油稳定基金)、欧美实体公司蓝筹股甚至欧洲和日本的国债,从而改变中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资产导致的与贸易和资本结构不相符合的局面。
“趁当前美国国债还有资金追捧,应该是减持的好时机”,一位银行外汇交易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如果等到美元贬值时,可能市场已经对其国债不感兴趣了。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中国大规模减少美国国债头寸,将导致人民币汇率走强,从而对出口拉动型产业带来负面影响。
但张明表示,即使中国不减持美国国债,也无法保证美元对人民币不贬值;同时,出口疲软更多源自外需的萎缩,“因此这方面的出口成本可能是我们必须要承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