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扩张
冬天里的一把火
并不是所有公司都准备在“冬天”中安静下来。在自身实力允许的情况下,“冬天”是它们“觅食”的好机会,因为这时它们往往最能体验到什么是价廉物美。
11月9日,青岛啤酒(600600)与朝日啤酒伊藤忠(集团)有限公司、烟台啤酒集团在烟台签署合作协议,分别收购朝日啤酒株式会社与烟台啤酒集团持有的烟台啤酒2%和37%的股份。
根据协议,重组后三方的股权比例为:朝日啤酒51%,青岛啤酒39%,烟台啤酒10%。尽管青啤的股份不占控制地位,但此次合作中的两个品牌的销售业务由青啤全面负责。
青岛啤酒对烟台啤酒觊觎十余年之久,但此时进入价格更划算。青啤相关人士分析说,这种通过资本运营平台链接产生的合作联盟,将撬动供应链的协同共赢,从而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
“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青岛啤酒董事长金志国如是形容。业内人士称,在恶劣的经济环境下,烟台啤酒这种区域性品牌生存空间大大恶化,需要“借个棉被过冬”。
与青岛啤酒类似,汽车行业的并购大潮也在暗流汹涌。
早在今年初,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就提出要并购重组两家汽车企业,做大做强北京汽车工业。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北汽已经充分接洽了两家企业。东风汽车并购哈飞汽车虽然卡在了中航系的整合节点上,但作为老字号央企,兼并整合的信号早就已经发出。
而财务结构合理、负债低的广汽集团,早已积攒了大量的现金流,正适机伸出并购之手。广汽集团张房有曾表示,“如果机会合适,广汽不排除并购其他汽车企业的可能性。2009年可能就是一个不错的时机。”
事实上,正是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可以预见的严峻挑战,将加速极度分散的中国汽车产业的整合,既包括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也包括产品结构调整。而这正是一些大集团兼并重组的机会。
历史总有几分相似。美国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催生了行业和产业的整合。大量汽车厂倒闭,具有实力的厂商通过兼并和重组,才在美国初步形成了“三大”为首的汽车产业格局。而大萧条后的罗斯福新政,通过财政和税收杠杆手段启动消费市场,恰逢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推出一大批以V8发动机为主的流线型设计新产品,在市场大获全胜,也奠定了现代汽车产品式样的基础。
长江商学院战略学教授滕斌圣指出,企业过冬无非是冬眠、取暖、觅食三种战略。这些有现金储备的企业,很可能在“觅食”中以非常实惠甚至是多年不遇的价格进行收购。
淘金海外
或是难得机遇
2008,既是全球金融海啸年,也是中国海外投资减值年:补办完“身份证”的中投公司羞涩地亮出了60亿美元的浮亏;两拓合并失败后,中铝公司的80亿美元亏损毫无遮挡;中国平安没有施行它那1500亿元庞大的融资计划,但157亿元的亏损计提已经完成;QDII没肩负中国人海外淘金的使命,1120亿元投资,已现600亿元的浮亏。如果接着往下算,今年海外收购的损失将超过2000亿元。交了2000亿的“学费”,中国企业还敢走出去吗?
“今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局面。”北京产权交易所总裁熊焰表示,“由于金融危机,欧美众多实体企业陷入资金困境,为缓解这些企业的资金压力,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不得不降低对外国企业的投资门槛要求,当前的国际市场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一个百年难得的机遇,中国政府应该鼓励更多的国内企业积极参股欧美实体公司。”
熊焰强调,现在国内虽有部分企业境况相当困难,但也不乏有余力的企业,只要有能力,就应积极争取这一步。“这是我们经济发展中迟早要走的一步,关起门来永远不可能走到全球产业链上端。现在看来,靠合资引进技术和品牌很困难,股权合作可以破解难题。”
事实上,除了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外,其他资源性行业、制造业依然保持了充足的现金流,而第三产业的产能更远远没有被完全开发。具备巨大的潜力,让中国企业有能力利用现今的政策扶持和自身实力,进行海外抄底。
紫金矿业副董事长蓝福生曾表示,明年肯定会出手海外矿业并购。中铝公司副总经理吕友清也表示,由于国内电解铝生产成本较高,公司未来的并购计划将集中于海外市场,而未来半年内则是公司认为的最佳时间。同煤集团也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期间与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政府和企业进行了商谈,为下一步进行“海外扩张”做准备。
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蛋糕太诱人,压在中国企业心头的阴霾又太沉重。品牌资源匮乏与自主研发能力的欠缺,已经成为制约国内企业发展的迫切问题。如今,在美国几千万美元便能买到价值几亿元的钢铁企业,去德国收购一个汽车品牌的研发部门只需要几百万欧元,这些曾经对于中国企业可望而不可即的财富现在唾手可得,我们有什么理由拒之门外呢?(陆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