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表示,央行两个月内连续三次降息让金融市场流动性状况开始改善,再加上价格暴跌后,大宗商品相比三个月前要显得大为低廉,从而促使资金对期货市场的兴趣再度增强。
国内三大期货交易所以及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连日来公布的数据显示,最近半个月以来,商品期货隔夜持仓量正从数年来的低谷中走出,并呈现出继续累积的趋势,显示投资资金在金融危机稍显平静之后已经开始向商品市场回流。
国内期货持仓量全面反弹
位于上海、大连和郑州的国内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上周末纷纷公布了10月份的运行数据,显示金融危机对国内期货市场的打击正逐渐消退,投资者开始再度返回期货市场。
上海期货交易所表示,在连续三个月的持续下滑后,该市场各个期货品种的总持仓量10月份终于出现反弹,持仓总数从9月份的620740手增加到713428手,环比增幅达到14.93%,而相比去年同期,这一数据也增加了17.48%。
此外,成交量的反弹也十分明显,从8月份的环比减少11.43%提高到上个月的环比增加22.74%。只是由于国内工业品在10月份经历了史上最大幅度的下跌,平均跌幅达到了50%,因此上个月的成交金额仍然在减少。
而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数据也显示,资金撤离状况在10月初进一步恶化,但在10月中旬开始趋于稳定,并在最近两周开始反弹。根据郑商所公布的数据,投资者对小麦、白糖等商品的持有量从8月份的140万手减少到10月初的不足100万手,减幅超过30%;但自上月中旬以来,数据再度好转,持仓量从94万手增加到100万手以上,弥补了此前三个月减幅的4分之一多。
同样的状况也出现在大连,由于大商所的挂牌品种以农产品为主,而农产品由于是国家上月出台的各类扶持政策的主要对象,因此资金流入的迹象就更为明显。截至昨日,大商所持仓总量已经增加至137万手,较10月初的100万手附近已经反弹了近40%。
投机力量比商业力量恢复更快
除国内三大期货交易所外,包括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最近半个月也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不过由于国内期货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对较小,因此外国交易所市场的恢复程度要明显较国内市场差。
纽约商品交易所昨日公布的持仓数据显示,纽约原油期货的持仓已经连续第二周增加,不过相比危机爆发后的资金流动状况,目前在国际原油市场中出入的资金量仍然处于数年来的底部,一个明显的资金回流趋势尚不明显。
根据纽商所的数据,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的总持仓量上周增加3.5%,达到107万手,不过较油价开始暴跌的当周,投资于原油期货的资金仍然减少了20%。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金融危机让国际上主要的期货市场恢复缓慢,但投机力量恢复的状况却远远好过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商业力量。根据纽商所的数据,进入原油市场的投机资金量连续第三周增加,投机持仓总头寸达到379万手,较半个月前增加了16%。而同期有实体贸易背景的商业持仓却仅仅增加了4000手,仅为投机资金增加量的0.8%。
资金再度涌入商品市场
或又通胀上升埋下隐患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资金流入商品市场既可以买多也可以卖空,因此在缺乏更多信息的条件下,很难判断市场预期是否已经发生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全球央行联合降息给商品市场提供了更多流动性,从而使得前期促使资金撤离的因素开始消失。
“各国央行为应对金融危机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这些资金现在躲在银行体系内,而一旦信贷危机完结,美国住宅市场出现企稳迹象,这些资金很有可能会再度涌向商品市场。”中投证券研究员李云洁表示。
自9月份各国央行第一次联手降息以来,国内外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紧张问题已经明显得到缓解。截至昨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已经跌至5月份以来的最低点,而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更是回到了4年前的水平。
“一旦这些资金进入商品市场后,很可能又为未来的通胀再度上升埋下隐患。”李云洁认为。(游锋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