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型国企相继回归A股,投资者对这类型公司的投资热情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新上市的公司,即使按预期中的2008年每股盈利,通常交易价格也在60倍市盈率以上。与此同时,不论国内或国外的分析师都习惯用更为乐观的利润预期以及更为便宜的投资回报要求说明当前股价的合理性,并大胆地指出一个更为高远的目标价格。各类型投资者在迷茫之际,仿若找到了指路明灯,勇敢和自信地冲进市场里,继续推高热门股的价格。市场不断涌现世界市值最大的银行、保险公司、矿业公司。中国公司在市值上首先获得了许多全球第一的称号。投资者认为,这样的行业领袖公司能够保证通过利润的持续增长来降低市盈率,这些公司和中国证券市场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银广厦”之类的公司大为不同,倒闭的几率如同在大街上被陨石击中一样小。购买这些公司后,大可一边品茶或打高尔夫球,一边享受长期回报。
类似的故事在资本市场历史上并不鲜见,在经历20世纪60年代的疯狂投机后,“华尔街的专业投资精英们发誓要回归到‘理性原则’。于是,概念退场,蓝筹股登台”(摘自《华尔街漫步》)。“漂亮50”,如IBM、施乐、雅芳、柯达、麦当劳、宝丽莱、迪斯尼等大市值股票,被众多机构投资者追逐到80—90倍的市盈率。但是没有任何一家大规模公司具有足够的增长速度来支持如此高昂的估值。在各种宏观或个别的因素打击下,“漂亮50”和其他所有投机热潮一样殊途同归,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让投资者损失惨重。
和多年以前荷兰的郁金香球茎价格一样,资产泡沫源于大众的幻觉和疯狂。投资者幻想这些公司业绩如此之好,以至于支付何种价格都无关紧要。资产泡沫破灭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资产价格远远超出实际可以带来的回报,什么因素导致资产泡沫破灭则多种多样。中央银行的利率提高、油价的高企、媒体的负面报道、公司经营面临的问题都会导致投资者改变原来的想法、不计成本抛售股票。
历史从来就不是简单的重复,在借鉴众多资本市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资本市场会演绎自己的故事。在人民银行不断提高利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汇率上升后,整个实体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迹象值得认真分析。9月份的CPI仍然处于一个较高的位置,但物价指数是实体经济的落后指标,工业增加值作为一个同步指标更加值得我们重视。国家发改委上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轻重工业增加值增速自6月份到顶后就一直在逐步回落。重工业增加值6月、7月、8月的增速为20.20%、18.90%、18.80%;轻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分别为17.50%、15.90%、14.60%。在一系列的经济紧缩措施后,实体经济增长放缓已见成效。由于物价上升带来的成本增加及利率提高带来的财务费用增长,将在3-6个月后体现在多数企业利润表里。届时利润增长速度下降,如此高高在上的估值是否还能得以维持就是每个投资者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了。
从以前追逐题材、消息到目前热衷于蓝筹企业,从惧怕大盘股到以大为美,从技术分析转向基本面分析,中国投资者迅速走过其他资本市场投资者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经历的阶段。于是,投资老手巴菲特的一句老话就可以与诸位投资者分享:当别人贪婪时,我们恐惧;当别人恐惧时,我们贪婪。(李立 作者为交银精选基金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