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毛泽东个人文化结构有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等成份。在人生历程中,毛泽东的各种文化成分的比重和地位在其结构中不断演化,由此产生了他发展着的文化观念,使得他对于知识分子的这一社会角色的认识和期望发生着演变。
关键词:毛泽东 文化 知识分子
如果剖析毛泽东的思想文化结构,可以看到其中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西方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几种成份。这种“色谱”是他那个时代社会文化演变的折射,具有共性的一面。但是,毛泽东又是一个极具个性的特体。他是一个理论型的革命家,也是一个实践型的学问家,他没有自己专攻的“术业”,在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生中,这几种成份的比重和地位处于变化中,由此产生了他变动着的文化观念,在逻辑上又直接延伸出他对知识分子的认识和评价。
一、对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的批判,对于西方文化的学习,使青年毛泽东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成为革命的知识分子典范
以1911年到长沙求学为界,18岁之前的毛泽东在封闭的乡下求学,所接触的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经典大义,诸如“四书”、“五经”之类,从而形成了他一生坚实的文化底色。但是,他更以浓厚的兴趣涉猎《水浒》等农民造反的文学作品,加以耳濡目染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使毛泽东在青少年时期就显露出强烈的叛逆性格,形成了对中国传统主流社会及其文化强烈的否定态度。
1911年春天,毛泽东到长沙自修,1913年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次年并入一师),从此开始多层面地接受西学。这些以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为主的社会政治思潮,给他的成长历程打上了深刻烙印——“我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 1920年以前,在青年毛泽东的思想文化结构中,西方近现代社会思潮要素占据主导地位。正是出于对于各种西方文化思想的认识和鉴别,引导毛泽东在1920年末1921年初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在与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的谈话中,毛泽东勾画了自己思想理论演变的轨迹。毛泽东本人称,在自己人生“容易接受的年龄”阶段,他主要学习的既不是马克思主义,也不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而是西方哲学人文思想。“我读了许多的书,学习了世界地理和世界历史。我在那里第一次看到一幅世界地图,怀着很大的兴趣研究了它。我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约翰·穆勒的一部关于伦理学的书。我读了卢梭的著作,斯宾塞的《逻辑》和孟德斯鸠写的一本关于法律的书。我在认真研读俄、美、英、法等国历史地理的同时,也阅读诗歌、小说和古希腊的故事。” “在这个时候,我的思想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的大杂烩。” 针砭时弊、再造世界的西学使青年毛泽东耳目一新,他的学习态度既热切又认真,从对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一书所作密密麻麻的批注可见一斑。关于这段学习的作用和影响,毛泽东后来曾经指出:“只因那时我们学的都是唯心论一派的学说……它使我对于批判读过的书,分析所接触的问题,得到了启发和帮助” 虽然他后来更看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诸如《共产党宣言》、考茨基的《阶级斗争》等对自己的影响,但是,如果没有早期接受的资产阶级思想作基础,毛泽东是不可能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直接跳跃到马克思主义的。毛泽东后来也多次提到学习西方哲学的重要性,从“二元对立”的哲学观点出发,他强调不懂西方哲学,就不会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真理是跟谬误相比较,并且同它作斗争发展起来的。”
从1920年筹建中国共产党开始,毛泽东就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关于这一转变及其历史原因,他在建国前夕的著成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作了精彩的注解,毛泽东刻画近代以来中国进步人士的思想轨迹时说:
“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派遣留学生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国内废科举,兴学校,好像雨后春笋,努力学习西方。我自己在青年时期,学的也是这些东西。这些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新学,包括那时的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旧学是对立的。学了这些新学的人们,在很长的时期内产生了一种信心,认为这些很可以救中国,除了旧学派,新学派自己表示怀疑的很少。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
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震动了全世界。俄国人举行了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过去蕴藏在地下为外国人所看不见的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精力,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之下,像火山一样突然爆发出来了,中国人和全人类对俄国人都另眼相看了。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
……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
意味深长的是,马克思主义最初就是作为西方社会、政治思潮的一种而传播进中国的,只是后来由于它是用来谋求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解决”,它才从西方文化中独立出来,成为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文化选择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旗帜。如果没有深厚的西方文化、哲学、历史等多方面的修养,要真正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根本不可能的。并且作为一种异质文化,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真正掌握群众,服务现实革命斗争,就必须把它转换为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所以,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领袖必须兼备中国传统文化和西学两种文化素养。这正是毛泽东高于他人之处。毛泽东在理论上上成功地完成了马列主义的中国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这一种现代文化成果;在实践中则以马列主义为指导,胜利地领导了中国革命。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对西方人文学说的吸收、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使得青年毛泽东既沉浸于对文化广泛涉猎、深入研究和慎重选择的学术理论活动中,更躬身实践,希望把先进的文化理论付诸现实,改造旧中国。青年毛泽东特别注意思想意志对社会变革的作用,特别推崇知识分子为历史变革的先锋。他认为中国思想界乃至整个社会“积弊甚深,思想太旧,道德太坏……遍地皆污……五千年流传至今,种根甚深,结叶甚固,非有大力不易推陷靡消”,“当今之世,宜有大气量人,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中华民族的出路就是靠新型知识分子“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从其所得真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准,立之为前途之鹄,再择其合于此鹄之事,尽力为之,以为达到之方。” 向往救国救民,追求救国救民真理,青年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历程成为革命知识分子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