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四个挑战
以上有利条件,使得我们的经济增长有可能持续更长时间,我的判断最起码还有20年的时间。但这并不等于说,可能性就是现实,因为如果做得不好,经济仍然会出现波动,甚至是停止。现在,我主要担心的是四个方面的问题或者挑战。
第一,从宏观上来讲,我比较担心的是宏观波动。任何国家都有宏观波动,为什么我们的宏观波动就令人担心呢,主要有两个理由:其一,我们的宏观波动的动力,不完全是经济的,而是政府行为,尤其是地方政府行为。目前为止,地方政府还有很强的推动经济增长的积极性,希望以此增加GDP。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投资不一定是理性的,而是在一种非经济目标下推动的,大家要搞高科技,所以都投资高科技,不管有没有能力,要搞环保和绿色产品了,每个地方都去搞绿色工程……到底哪些应该搞,哪些不应该搞,是不是真正符合市场规律,这一点思考得确实不够,这是令人担心的问题。其二,我们是大国,它所带来的宏观经济波动的结果,是非常具有伤害性的。如果各省市集体行动,大家都来搞汽车,它所带来的总量,会占世界很大的比例,人为造成的共振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政府现在也非常清楚,我们不能有大起大落,也不要追求这个百分之十、百分之十几了的增长速度,而是要追求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
第二个担心是微观方面的,就是我们的企业。现在已经更加全球化了,随着国外产品的进来,肯定会对国内企业产生影响。而且生产也在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美国现在兼并浪潮非常多,为什么?因为它在准备新的全球竞争,它必须要有规模,尽管它已经是大企业,波音和麦道已经是最大的公司了,还要进行合并,因为它要跟空客进行竞争。
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在规模经济和专业化方面有所欠缺,没有专业化,就很难达到规模经济。比如说,像我们的医药行业,美国是70多家批发企业,我们是17000多家,美国零售是5万家,我们的零售是14万家;汽车行业,韩国的三家企业占85%的份额,我们国内最大的东风、一汽、大众三家企业,加起来不到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然后我们有127家汽车生产商,每一家规模都不是很大,还要搞多样化经营。这是我们的企业状况。
在没有开放时,由于不面临着直接竞争,所以谁也没什么了不起,但等到加入WTO后,我们现在处于后过渡期,五年之后,我们的服务业市场进一步开放,大的跨国公司一进来,这种状况就很难经得起竞争。作为一个大国,现在必须要有一些全球发展的战略,这种战略的制定,目前是我们企业所缺乏的。
第三个担心的是政治社会的稳定。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存在缺陷,市场存在失灵,市场解决不了社会公平性的问题。市场鼓励创造价值,鼓励资源的有效利用,但我们是人类,所以我们的目标函数就不仅仅是把东西生产出来越多越好,我们还有一个社会公平的问题,这就不是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要解决市场公平的问题呢?有些人生活在贫困线底下,这不是我们人类生活应该有的状况。我们必须帮助这些穷人,即使他们没有能力创造价值,我们也必须要给他们一个非常好的相对稳定的生活。这是一个目标,一个目的。
我们的改革能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也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处理好公平问题。我们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我们还处于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所以我们需要搞试验,要搞试点,然后让大家心理上能够慢慢地接受这些新鲜事物,慢慢支持这个改革。如果改革得不到大多数人支持,那么这个改革就会出现问题。
发展市场是没错的,而是在发展市场的同时,必须解决好其他问题,这是从政治和社会角度来考虑的。
从经济上的考虑也非常重要,中国有一个潜在的市场,这个潜在市场不是说数人头就算了的,必须要有13亿人都有购买力时,才能够真正形成市场,这个购买力是怎么产生的,你不能把知识财富都集中在少数人身上,因为少数人他每一块钱,我们讲边际购买率是没有穷人来得大的。比如我生活水平比较穷时,即使有了一点钱,我也马上会去买东西去,因为我的生活还没得到满足,可是富人呢,他可能富到一定的程度后,他的钱就不会成为购买力了。
第四个担心就是国际环境。由于经济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大的经济体,这对其他国家形成一种压力,首先是一种直接的压力,有些人把中国叫做制造业中心,因为我们出口的、生产的东西太多,我们不仅为本国生产,我们还为别的国家生产,我们的纺织品以及其他一些制造业产品,基本上到达每个国家,这对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其实也是一种竞争。其次是间接的压力,因为我们现在要发展,对能源、原材料需求量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会间接地对其他国家一方面带来好处,但对同样需要这些原料的国家,也会形成一种间接的压力。
这种压力,使我们遭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国际环境,这个环境不是以简单的政治来划分,而是因为经济所造成的一个新环境,比如反倾销案、贸易战、汇率之争,都与经济有关,所以,如何适应这个国际环境,如何处理好这些国际关系,也成为我们能否持续20年发展的最重要的一环。(作者为北京大学副校长,本文节选自第一财经电视频道的《财经大讲堂》节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