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协议][谈了2年 吵了13天 协议达成 画饼充饥][杨洁篪: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取得三大成果][哥本哈根概念浮现 环保产业受银行青睐][必须改变工业化世界的生活方式]
经过彻夜谈判,当地时间19日早晨8时许,《哥本哈根协议》草案仍未获联合国气候大会全体会议通过。全球围绕减排目标、减排执行以及减排援助的博弈战,也才刚刚开始。
哥本哈根也不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最后机会”,接下来的种种争议还会继续。一份具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何时才能最终达成?发达国家的援助资金是否能真正到位?人类能否真正遏制全球变暖?关于全球遏制气候变化的历史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的政治意愿,更取决于全球遭遇气候变化或变暖恶果的威胁程度。
1997年在日本京都通过《京都议定书》,将气候变暖问题提升到了一个空前高度。此后,各国外交都增加了一个新“议题”与新“亮点”:这就是“气候政治”。
在今天的大气中,仍然留存着几百年前工业革命时期的二氧化碳。1988年,当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汉森告诉国会,人类行为正在使全球变暖时,全球为之愕然。20多年来,人类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越来越热”与“越来越糟”的气候。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气候变化研究,已从一个“科学问题”演变成为一个“政治问题”。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会场,一名与会人员站在地球模型前。
从全球范围看,气候变化问题本应是超越主权的话题,必须是全球意义上的“全球议题”。它必须由一个个主权国作出妥协甚至牺牲。因为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国家利益,有着不同发展的阶段,也就有不同的诉求。这当然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更是一个呈现政治大国气度与远见的最佳窗口。丹麦哥本哈根这10多天来成为了全球诸多势力竞相显示姿态的“国际舞台”,更成了气候政治的“战场”。
充其量是“过渡性协议”
大会的对抗焦点自然是“发展中国家VS发达国家”围绕减排目标和援助资金的较量。借助哥本哈根这个舞台,发达国家开始有意淡化自己的“历史责任”,要求主要经济体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这成为这轮“气候政治”较量的突出特点。
气候问题原本不分国界,但当它遇上各国的经济发展及政治考量时,长远的整体利益总是无法超越短期的个体利益。这就决定了哥本哈根协议充其量还只能是一个“过渡性协议”,只能把沉积已久的矛盾继续留给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