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气候峰会争议中闭幕 通过哥本哈根协议 -事业单位明年争取全面建立聘用制 公务员工资制度明年将完善 -柬埔寨将逐20名7·5事件犯罪分子 乌市受损商户获免国税8400万 -沪苏浙皖将建长三角大市场 国资委批垄断利益集团 直指中盐 -证监会将建灵活转板和退出机制 明年境外投资将达2000亿系误解 -中国民族地区高速公路超9000公里 北京机动车保有量破400万 -中职困难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 民政部:特困人员殡葬费将全免 -山东原政协主席孙淑义疑40亿非法集资 亿万富姐非法集资获死刑 -华东六省一市行贿黑名单查询系统启动 三聚氰胺奶粉重现陕西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将超1100万人 09年中国录用公务员达12万多人
首页>>环保动态
著名学者谈哥本哈根会议:必须改变工业化世界的生活方式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12 月 2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协议]["气候政治"博弈的新起点][谈了2年 吵了13天 协议达成 画饼充饥][杨洁篪: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取得三大成果][哥本哈根概念浮现 环保产业受银行青睐]

英国著名学者安东尼·吉登斯谈哥本哈根会议

必须改变工业化世界的生活方式

哥本哈根气候谈判如同一团乱麻,错综复杂,利益交织。在一场场针锋相对和一份份承诺声明背后,气候政治的核心何在?哥本哈根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做?

记者为此专访了刚刚出版了新著《气候变化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Climate Change)的英国著名学者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

  吉登斯教授不但是英国最知名的社会学学者之一,也被认为是当代对社会学领域贡献最大的学者之一。他长期在剑桥大学任教,1997年至2003年担任伦敦经济学院院长,其间也是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的政策顾问,是英国上议院议员,布莱尔的施政纲领“第三条道路”即是由吉登斯最早提出的。

  看行动,不要看承诺

  记者:能谈谈你观察的哥本哈根会议吗?在一场场谈判背后,最重要的观察点何在?

  吉登斯:在过去的几周里,关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谈判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而且大部分主题都是关于达成“气候变化协议”的可能性。事实上,不论在哥本哈根能否达成协议或达成什么样的协议,更艰苦的工作还在后头。

  在现在这个时候,重中之重其实不应该是“什么”——会达成什么样的协议,而更应该是“怎样”——我们该怎样做。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妇女争取投票权时,曾提出一句著名的口号:“要行动,不要承诺!”它也应该成为今天我们制订气候变化政策时的指导原则。

  记者:能具体谈谈“行动”指什么吗?

  吉登斯:如果我们遵循这句口号观察行动而非承诺的话,现实世界就显得不那么美好了。

  首先,被认为应该率先承担大规模减排温室气体责任的发达国家,大部分在实现《京都议定书》减排目标方面进展有限。只有一小批国家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瑞典、丹麦和德国。但如果更仔细地研究一下,就会发现,它们迄今为止取得的成绩并非来自积极的气候变化政策。瑞典和丹麦是为了应对20世纪70年代末的石油危机才引进了新能源技术。德国在风力开发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新能源在其能源大盘里只占了7%。

  因此即使是“成功”的国家也需要调整政策方向。

  更让人担忧的是,还有一长串国家在减排方面几无建树,有些国家的排放量甚至还增加了。在欧洲,人们常常提到的是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欧洲以外,还有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当然还有美国。

来源: 人民网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谈了2年 吵了13天 哥本哈根协议达成 画饼充饥
气候峰会争议中闭幕 通过哥本哈根协议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气候政治"博弈的新起点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落幕 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协议
杨洁篪: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取得三大成果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协议草案未获通过 各方分歧犹存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达成初步共识 最终结果待确认
哥本哈根当深情铭记“中国立场”
哥本哈根开启“碳幕”时代?
图片新闻:
崔世安率澳门新一届政府宣誓就职 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
住建部为楼市"退烧" 北京超50%住宅供地建政策房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