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18日电(记者李舒)首都机动车保有量18日突破400万大关,达4001426辆,驾驶员达567.9万人。面对机动车的持续、快速增长,北京市委市政府表示将坚定不移地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最大限度地缓解交通拥堵,方便市民出行。
据北京市交管部门统计,2009年首都机动车和驾驶员增长显著,截至12月18日净增机动车49.7万辆,净增驾驶员53.6万人。首都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00万辆用时48年,100-200万辆用时6年半,200-300万辆用时3年9个月,300-400万辆仅用时两年7个月。
北京市政府新闻办称,随着首都人口的增加,机动车总量持续迅猛增长势头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北京将坚定不移地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坚定不移地引导小汽车的合理使用,不断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鼓励人们选择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全面铸造“公交城市”。
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根据《北京市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行动计划》,到2015年,首都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将达45%,高峰时段通勤出行中,公共交通分担比例达50%以上,轨道交通承担公共交通总客运量力争达50%左右。2010年首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300公里,2012年达420公里,2015年达561公里,形成“三环、四横、五纵、八放射”的网络体系,五环路内线网密度达0.51公里/平方公里,市民平均步行1000米即可到达轨道交通站点,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将超过1000万人次,运营管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同时,为了合理引导小汽车使用,缓解路车矛盾,首都规划建设部门正在努力提高路网承载能力。2003年以来,北京已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约2000亿元,加快中心城轨道交通、快速路、主干道特别是南北通道建设,大力扩充次干路、支路“微循环”系统,郊区建设大容量复合型交通走廊。未来5年内,北京将重点建设280公里城市快速路网,形成“环线+放射线”的快速路系统,形成“1—1—2”小时交通圈:中心城内通勤出行时间平均不超过1小时,最远新城到中心城(五环路)出行时间平均不超过1小时,到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城市出行时间平均不超过2小时,将中心城交通拥堵指数控制在6左右。
交管部门称将运用高科技手段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建设交通管理数据中心和指挥调度、业务应用、信息服务等平台,2015年前建成与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相适应的自动售检票等电子收费系统,ETC通行率达30%以上。此外,停车问题也将成为管理整治的重点,相关部门将实施差别化停车泊位供给,分区域、分时段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修订居住区及各类公共建筑停车位配建指标,综合治理停车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