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做法:规划中将陆地与海洋的开发取长补短,有机结合形成互补
我们看到,乐清市以退促保的政策,即满足了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又保证了海洋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 面对土地与环境的突出矛盾,国家海洋局也提出,沿海地区应该科学设计、统筹引导,提高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水平,实现工业和城镇建设用海区的科学选划,最大程度降低围填海给海洋环境带来的影响。紧靠渤海的天津在这方面就有不少成功的经验。
天津地处环渤海中心,拥有153公里的海岸线,其中滨海新区是海洋开发的主要地区,在临港工业区的施工工地,记者看到,一根硕大的管道将几公里外港口疏浚航道的泥沙源源不断地抽吸过来,在这里吹填造陆。
工程负责人:“这样做的话既疏浚了航道又进行了吹填造陆。”
临海工业区总体规范填海造陆80平方公里,一期20平方公里以全面完成建设,成为国家级现代化的循环经济示范区。而工业区在建设之中就始终坚持科学选址、科学规划、科学围填。张心德告诉记者,临海工业区在选址之初就颇费了一番心思。
天津临海工业区主任张心德:“天津的南面污水一直影响到整个滩涂,海河入海口是从这入海,影响到这个滩涂,整个形成一个浅滩,形成这个规模的一个浅滩,适合围海,会改造这块的生态环境又达到发展经济的需要。”
那么在这里围海造地,到底有没有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呢?在临海工业区一期工程记者注意到,在新建的陆地上,原来的被污染的海滩,已经变成了绿洲,草坪、树木在这里随处可见。码头作业区的海水也变得清澈,碧绿。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半岛式的环保设计。
张心德:“传统的是这样围一大块半岛式围海,可以出来更多式的海岸线,利于开发,同时不容易影响原来水流的变化。”
每逢假日,人们都会纷纷来到海边游泳度假,孩子们在柔软的沙滩上嬉戏游玩,但谁也想不到脚下金黄色的沙滩是人造的,而这里的沙子是天津港的建设人员千里迢迢特意用船从广西水运过来的,这又是为了什么呢?
天津港负责人:“天津港东疆港区在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要求,港口布局按三大块布置,既有生产区又有物流加工区,还给天津市民留有十公里的生态岸线。”
游客:“特别美呀,特别干净的一块地方,能让大家来休闲娱乐,没想到天津港在工业发展在运输发展方面能够考虑大家旅游,娱乐这方面的发展。”
发展工业与环境保护溶为一体,是天津滨海新区在发展海洋经济上的一大亮点,而在规划中将陆地与海洋的开发取长补短,有机结合形成互补,则是天津新区海洋开发的又一特色。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天津市海洋部门为了鼓励优先考虑环境的围垦企业,给以一定的鼓励政策。
天津海洋局海域科长:“对于企业岸线预留,公众岸线的给予使用金的相应的减免。”
记者在国家海洋局了解到,由于目前国际上对海洋经济观念上认识的不断成熟,一些海洋大国也在逐年减少围海造地的面积。至2005年,日本围填海总面积已经不足1975年的1/4,每年的填海造地面积只有500公顷左右,填海主要用于港口码头建设,形式主要是人工岛。进入21世纪以来,荷兰在保障抵御海潮和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研究退滩还水方案,实施与自然和谐的海洋工程计划,不再将海域直接围死形成新的陆地,而是尽量保留海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