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煤大省山西,日前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被列为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
“有肯定山西治污成绩的意思,也有催其奋进的意味。”据一位专家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此举表明环保总局对山西省尽快改善省域生态环境质量,调整产业结构寄予了“特别的期待”。
据新华社报道,环保总局在批复山西省《关于将山西列为全国生态建设试点的函》时称,山西省提出建设生态省,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有利于提升山西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省域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环保总局同时要求,山西省在试点期间,要设立由省政府牵头、省有关部门组成的生态省建设试点领导小组,同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编制《山西省生态建设规划纲要》。
山西是能源大省,也是污染较为严重的省份。据山西省环保局2005年的检测,山西境内60%以上的河流断面已经失去使用功能,而11个重点城市没有一个达到空气质量的二级标准。
近年山西痛定思痛,决定从2006年起,实施 “蓝天碧水工程”,用三到五年的时间,解决全省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的突出环境问题,彻底扭转污染严重局面。
从2006年开始,山西对环境污染破坏严重的焦化、冶金、建材、化工成为被银行予以信贷限制的重点行业。银行通过信贷限制污染项目,引导企业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发展,这对于限制和淘汰落后产能、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山西实施“停贷治污”以来,全省先后关停各类违法企业和设施1200多个,征收排污费15.5亿元。
今年9月,山西省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山西省重点工业污染监督条例》,这是全国第一部针对重点工业污染源防治的地方性环保法规。
2006年,山西有3700多只烟囱被推倒,4000多家企业被关停,山西开始了一场被称为“壮士断臂”的治污行动。
“不惜断一个手臂这种沉重的代价,也要淘汰落后产业,治理生态的污染。”时任山西省省长于幼军此前曾表示。
在不久前三部委公布的今年上半年各地主要污染物减排状况中,山西省的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均较2006年同期有所下降。
环保总局也于9月11日解除了对山西省襄汾县、河津市的“流域限批”。
据了解,自1995年环保总局在全国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工作以来,已有海南、吉林、黑龙江等13个省区市开展了生态省建设。(章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