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环保总局将提高环境准入门槛控制新污染 中国环保走向全程监控 -中国最大"地主"碧桂园土地储备达45平方公里 揭密房地产商暴利 -中国煤田明年"产油" 2020年年产5000万吨 煤化工产业规划待出台 -中国境外企业七成赢利或持平 -中国建新型光伏发电示范电站 首个超临界机组"中国脑"投入运行 -甘肃发现特大金矿 中国或在今年取代南非成全球最大黄金生产国 -中国干部人事制度体系初形成 推聘用合同制 管理人才流动率高 -全国猪肉整治行动启动 五部门夜查进京猪肉 猪肉价格开始回落 -中国国家药品定价原则正酝酿调整 大力促进质优价廉药物的生产 -07国家司法考试全国统一举行 近30万人报名 研究生考试10月报名
中石油挺进新能源 计划到2020年投入100亿元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9 月 17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传统能源巨头中石油的触角也开始伸向新能源领域,并计划到2020年投入100亿元开发新能源,积极推进煤层气规模开发,探索地热资源,加强油液压、油液气的研发,并开发地热能、风能。

中国石油副总裁胡文瑞参加15日-16日的首届中国科技创新国际论坛上作以上表述。胡文瑞称,到2020年,中石油计划煤层气形成15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与西气东输管道连接的管道达到3亿立方米。

目前,中石油煤层气开发已初具规模,拥有煤层气是3万亿立方米,国内规模最大的30亿立方米煤层气处理厂正在建设中,2008年我国第一个煤层气田将投产。另外,中石油拥有种源煤200亿吨,并建成了最先进的煤层气实验室,拥有三项国际专利技术。

胡文瑞说,中石油还计划勘探鄂尔多斯和准噶尔盆地的油田资源,保证九省乙醇燃料供应,并做好相关国家标准制定和修订。

现在,中石油已建立30万吨的燃料乙醇生产厂,产量达到50万吨。“十五”期间作为国家推广乙醇的单位,积极组织建设乙醇汽油生产厂,在吉林、山东等九个省市共建成乙醇汽油调配中心88座,改造加油汽站5778座,占全国乙醇汽油年销售量的55%。

胡文瑞称,未来中石油生物柴油要建600万亩生物柴油原材料基地和20万吨生物柴油装置,建成1000万亩原料林基地,建立600万吨生物柴油示范工程,预计2008年投产,并在四川建成国内第一个年产6万吨的生物柴油生产基地。目前,中石油已与四川、云南、山东等省达成生物能源合作协议。

除此以外,胡文瑞说,中石油还有地热资源,在华北油田开展了地热油田的先导性实验,取得了突破,现在正在开展地质调查、资源评价;同时也在开展太阳能方面的业务。

“我国新能源产业规模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大。”胡文瑞说道,“中石油利用自身优势开发新能源,竞争激烈。”

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中石油也将面临诸多挑战。胡文瑞认为,新资源勘探时间比较紧,存在重复勘探;各个环节原料供应及价格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业务投入大、周期长、经济效益短期内难以实现,技术也需要持续攻关。

为应对上述困境,胡文瑞透露,中石油将加大资源的保障力度,加强煤层气、油液压、油砂等的生产,做好对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的质量评价;同时,加快科研技术攻关,建立新能源技术开发体系,通过引进消化,掌握具有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对秸秆制乙醇、油液压等关键技术持续进行攻关,对已有的成熟技术实现规模化集成。

在开发的同时,中石油将加大环境投入,保护任何新能源的项目都要经过环境评价和节能降耗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清洁生产、安全生产。未来将争取国家支持和国外各方面的支持,营造新能源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春生)

 

来源: 中国证券报

相关文章:
中石油中石化摘"2006亚洲能源企业250强"冠亚军
中缅能源通道进一步 中石油或获缅甸天然气供应
中石油再遭巴菲特减持 降至9.72%
蒙古能源将与中石油合作"煤制油" 蒙方:股价大涨
澳公司称与中石油达成巨额售气协议 或致天然气价格上涨
中石油将每年从澳洲进口天然气400万吨 价格未透露
壳牌中石油LNG业务合作敲定2000万吨供应大单
中石油落实首批液化气源 我天然气供需有望平衡
图片新闻:
中国首度启动城市公交周 百座城市“绿色出行”
京沪上榜异地置业十大风险城市 深圳房价高过香港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聚焦十七大前中国人事任免
· 中国反垄断法出台 向垄断说“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