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2
世界一流大学 不能让教师沦为“打工仔”
记者:《纲要》中提到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步伐。我国为什么缺少世界一流和高水平的大学?
储朝晖:核心原因还是管理体制。现在的教育行政化倾向非常严重,校长是被任命的,而专业性、学者权利被边缘化,教师沦为“打工仔”。因此,造成大学内搞学问研究、追求真理的氛围不浓,当然也就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来。
记者:那么,想成为一流大学,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管理制度?
储朝晖:大学是探索真理的场所,大家在一起搞探索。钱用在哪个方面,应该是大家一起商量,根据研究的需要来决定。
想创建一流大学,高校就要去行政化,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大学内部要有自己的章程。学校的问题要通过评议会、教授会研究决定,而政府只要管该管的事就可以了。
记者:政府的角色应是什么?
储朝晖:政府要依法管理学校,逐渐淡化直至最终取消对学校的行政指令。政府的角色在不同阶段是不同的,义务教育阶段就要提供经费,社会主要提供一种环境,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
话题3
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实现有难度
记者:《纲要》提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到2012年达到4%。目前,我国的教育支出在哪些方面需要给予经费上的倾斜?
储朝晖:教育支出主要还是人员的工资。需要倾斜的方面,如果从教育阶段来说,是幼儿教育;如果按区域来划分,应该是农村和西部。
记者:4%的比例与其他国家相比如何?
储朝晖:世界平均水平是5%左右,一些发达国家超过10%,但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是5%~6%。
其实,早在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曾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本世纪末”过去10年了,这一目标仍未实现。
记者:到2012年实现这个目标会有难度吗?
储朝晖:我个人认为,从我国国情来说,还有难度,这里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公共财政在公款消费的消耗过高。(新文化报 记者艾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