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用生活教育理论改革农村教育
1、认识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没有农村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我国教育的现代化,也不可能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目标。陶行知认为,要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普及教育,一是要省钱,二是要省时间,三是要通俗。用穷办法普及穷人所需要的“粗茶淡饭的教育”,反对用浪费的方法去普及穷人所不需要的“少爷教育”、“小姐教育”、“书呆子教育”。他强烈反对“城市中心”的教育和“洋化教育”,对于今天端正农村教育改革的方向,有着很强的警示价值。
伴随城市化的进程和学龄人口减少,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建设寄宿制学校是必要的。但与此同时,必须防止一刀切地过度撤并学校,造成新的流失辍学和“上学难、上学贵”。一些地方片面强调所谓“学校进城”、“教育进城”,造成农村学校的“空壳化”;乡镇和县城的学校则由于班额过大,人满为患,存在安全隐患,影响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
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而不是取消农村教育。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不能无学校、无教育,相反,应当通过加强和改革农村教育,使学校成为农村社区的文化中心,为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2、探索农村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陶行知说:“看学校的标准,不是校舍如何,设备如何,乃是学生生活力丰富不丰富。村中荒地开垦了吗?荒山都造林了吗?村道已四通八达了吗?村中人人都能自食其力了吗?村政已经成了村民自有、自治、自享的活动吗?这种活的教育,不是教育界或任何团体能够单独办得成功的。我们要有一个大规模联合,才能希望成功。”
在农村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通过教育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不能照搬城市的做法,必须因地制宜,探索符合农村实际需要、行之有效的新途径、新方法。改善农村教育应当从当地的实际需要和问题出发,改变单一的升学教育模式,使农村学生能够各得其所,自我实现。
应当认真总结80年代以来,农村综合教育改革实行的“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等经验,并在新的形势下深化和发展这一改革。山西省柳林县前元庄实验学校的教育改革,就是在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下,农村教育改革的成功典型。
3、解决农村教师编制低的问题
农村教师不足的原因之一,是农村教师编制标准偏低。现行的编制标准城乡划一,明显的轻农村重城市。在地广人稀、教学点更为分散的农村,需要更多的教师,但在编制上没有反映这一需求。这么低的标准,许多农村地区由于财力薄弱,往往还不能足额配置。
条件具备时,可考虑根据西部地区、山区、牧区等的实际情况,细化这一标准,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发定编,而不是全国“一刀切”。
4、培养在农村留得住、用得上的教师
近年来,通过实行西部农村特岗教师、西部志愿者、大学生村官等多项措施,鼓励大学生走向基层,进入农村,为缓解农村教师不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对于西部农村、特别是贫困边远地区,建立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期机制,培养在农村留得住、用得上的教师,仍然是一个艰巨的挑战,需要因地制宜地加以解决。
要重视招聘和培养本地教师,他们对本乡本土更有感情,更容易扎根。克服外来教师下乡支教存在的短期行为、走过场的现象,建立城乡互动,促进农村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要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提供外出学习交流机会,以开拓视野,丰富知识、提高素质。要善待长期在条件最艰苦的农村从教的代课教师,帮助符合条件的转为公办教师,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妥善安置、补偿不再适合教师工作的老教师。
5、通过制度创新保障农村教师工资
近年来,国家实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和城乡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义务教育状况。同时必须看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大头是教师工资,这一部分尚未得到改善。这就是西部农村仍然有大量代课教师、教师待遇不高、队伍难以稳定的深层原因。
在各地经济差别和财政收入差别十分巨大的情况下,单一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体制,无法保证大多数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正常运行,也难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实事求是地破解这一困局。
具体建议,是区别不同情况,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县,分别实行以中央为主、以省为主和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全国约有1/3人均财政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县,县财政有能力担负起农村教育的各项支出,可继续实行“以县为主”的体制;人均财政收入低于全国水平、位于经济较发达省份的县,可考虑实行“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人均财政低于全国水平的县,又位于经济欠发达的省,应采取“以国家为主”的管理体制,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承担把这些地方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真正解决这些地区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尤其是西部地区的那些国家级贫困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