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就业难,一方面各高校公布的就业率数据又很高,为什么?网络新词“被就业”一出现,大家就笑了。本报日前也报道了个别学校老师“指导”未就业学生办“就业证明”的违规行为。本报采访学者分析,“被就业”等现象的出现,有学校、社会的因素,还有制度本身的因素。有些学校大张旗鼓这样做,其实是为了规避“诚实的代价”。
隐性“被就业”普遍存在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截至今年7月1日,广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62%。而一些高校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对外公布的就业率,更是达到了80%-90%以上。很多人发出疑问:在目前几十年未见的就业难面前,就业率有这么高吗?
就在广东省发布就业率前不久,网友“酱里合酱”在天涯论坛发表帖子,庆祝自己“被就业”。原来学校瞒着他,为他找了一份虚假的工作。这样,没找到工作的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学校已就业的一员。
同时被曝光的还有不就业就不发毕业证的现象。7月4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北京财贸职业学院2009届毕业生举行毕业典礼的日子,却成了毕业生王伊的伤心之日:“倒不是因为同学分别,是因为我没有领到毕业证和档案。老师说了,什么时候签了三方协议,什么时候回来拿毕业证。”
像“酱里合酱”这样“被就业”的确实是极少数,本报记者专门在广东高校中做了调查,未发现有学生反映有这种情况,也没有学校因为学生未就业不发毕业证。不过记者发现以下的情况却不少:比如个别学校的老师“指导”未就业的学生找单位开就业证明,发毕业证时虽然还没有多少学生就业,但是公布的就业率却已经在90%以上(详见8月6日羊城晚报A1版报道)。
虚假就业率是对学生不负责
-观点一:“被就业”好过不发毕业证
“‘被就业’现象可能还有很多,没说并不等于没有。”刚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毕业的小丘说,好大学“爱惜羽毛”,应该不会这样做,但综合能力稍弱的高校为了追求利益,就不好说了。诚如小丘所言,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一本院校中,隐性“被就业”的确很“罕见”,而在二本、三本的院校中,这种现象就较多了。
广东某高校“准大四”学生小刘告诉记者,他有一位堂兄去年之所以能够从一所二本学院里“顺利”毕业,就是被“隐性就业”了。不过,他的这位堂兄倒很高兴,毕竟是顺利毕业了,“至少比没就业就不发毕业证好”!
-观点二:“被就业”学生得不到应有扶持
一广东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它是“高校为迎合教育部的‘督促’,让就业率成了数字游戏。”
在这个游戏中,高校得到了一次自我满足,但却深深地伤害了大学生本人。学工商管理的应届毕业生小陈带着气愤而又无奈的语气向记者倾诉:“不爽,感觉被出卖了。自己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签好工作了,但事实上一切都是虚幻,这不是在忽悠人吗?”
也有人对那些“被就业”或隐性“被就业”的人表示非常担心,本来按规定可以获得帮助的他们,由于已经“就业”,享受不到扶持优惠的政策,生活可能过得更加困难。
-观点三:虚假就业率损害大学公信力
“被就业”蹿红成为一个新名词后,“酱里合酱”所在的学校招来骂声一片。有人发问,大学这个象牙塔何时变得这么虚假?大学的精神追求正在被虚假的就业率逐步扭曲,这无疑中损害了大学的公信力。
急功近利的“被就业”也给社会带来了危害。专家认为:一是对学生不公平。学校将学生欺骗到社会却不管学生的发展前途,弄虚作假,极不负责。二是对国家而言,虚假就业会造成虚假繁荣,“被就业”对国家就业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产生了阻碍作用,进而影响到次年学生的就业情况。
专家认为,就业率不能是利益的同义词,它必须是中性词,大学不能围着就业率转,而是花更多的心思培养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