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背小学”到“两主一公”办学模式
30年前,在茫茫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上,12岁的斯琴毕力格最盼望的就是他的“马背老师”来给他讲故事,教他写字。现在,身为锡林郭勒盟民族小学校长的他,最大的心愿是让更多的牧民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
内蒙古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全区总面积近1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却不足2400万,是典型的地广人稀地区。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聚居着49个民族,其中蒙古族占全区总人口的16.4%,“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是自治区坚持不变的政策。20世纪70年代,草原上没有固定的学校。为了让牧民的孩子们能读书认字,老师们每星期骑马到蒙古包给孩子们上课。这就是“马背小学”。
如今,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当年的“马背小学”、“炕头小学”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整齐、漂亮的现代化校园。
落实以寄宿制为主和助学金为主的公办学校的“两主一公”政策,内蒙古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目前全区有民族中小学1000多所。在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的寄宿制学校,宿舍、餐厅、浴室、校医室等设施齐全,而且大多数学校还配备了保育、医护、值宿等工作人员。
截至2006年10月,内蒙古“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有282所,其中民族中小学有53所。
来自正镶白旗白音宝力格苏木卓拉嘎查的乌云嘎现在锡盟蒙中上学,学校不仅免除了他们这些牧户子女的学费,还全额补助了书费、住宿生住宿费,每学期约2000元的补助及900元的伙食费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我上高中,家里基本不用拿钱。”17岁的乌云嘎高兴地说。
为鼓励支持少数民族学生上学,自治区不断提高民族学生助学金补助标准,从每人每月10元左右一直提高到每人每月120元。在蒙古族聚居比较集中的锡林郭勒盟,目前所有升入高中的牧区户籍子女,均得到每学年约900元到4000元不等的专项资助。这笔资助让更多的牧民子女在初中毕业后,得到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
在达日罕乌拉总校采访时,校长纳森告诉我们,学校实行双语教学,从三年级开始便开设了英语课。为了让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自治区明确了“把学习使用母语作为基本要求,把学习使用汉语作为必备素质,把学习使用外语作为一项发展能力”的指导思想,坚持“以蒙古语授课为主的学校从小学二年级起开设汉语课程,初中一年级起开设一门外语课程”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少数民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据统计,全区现有民族各类中小学(含幼儿园学前班)1048所,在校生42.21万人,其中接受蒙古语授课的学生约占蒙古族学生总数的65%。
为确保民族教育得到“优先重点”发展,2006年,自治区启动民族教育发展工程,制定了到2010年,全区20所民族高中、50所民族初中、100所民族小学和50所民族幼儿园进入全国民族地区先进学校行列的目标。
让农牧民的孩子上好学
“让每个孩子都上得起学上得好学”,在内蒙古这句话已经变成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政策与行动。
目前,全区农村牧区中小学在校生共有186万余人,他们大多就读在地处偏远的农村牧区中小学,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是解决边远落后地区教育资源相对短缺与教育需求不断增长矛盾的一条重要途径。
2002年,自治区在全国率先全面组织实施了农村牧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工程。截至2006年年底,自治区远程教育网络工程的小学卫星接收系统和教学点光盘播放,覆盖全区所有农村牧区小学和教学点,中学计算机教室的覆盖率达到85%以上。一套光盘播放系统、一套卫星收视系统、一个计算机教室,为地处草原深处的孩子们提供了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平台。
“我们的老师,尤其是理科的老师,每到活动课就在这里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查资料,看上海、北京等地的名师怎么讲课。”赤峰市翁牛特旗海拉苏九年一贯制学校副校长阿木古楞指着学校的远程教育仪器设备向记者介绍说。“能随时感受到教育、教学的最新理念和方式对于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太关键了!”他感慨道。
为了让广大蒙古族中小学师生可以用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进行信息交流,真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2007年,鄂尔多斯市先行投资建成首家中小学蒙古文教学资源库并投入使用。“蒙古文网页浏览、资源上传下载、蒙古文检索、蒙古文师生互动……”用鼠标轻轻一点,就跳出一个记载相关内容的页面。目前,全市1.6万多名民族中小学在校生通过蒙古文教学资源网站,可以方便快捷地查阅各类蒙古文优秀课程资源。据了解,该资源库将逐步完善并在全区投入使用。
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农村牧区的教师们可以共享先进地区教学资源,观摩远在千里之外的名师授课,修改补充教案,制作教学课件,让农村牧区学校的课堂更充实,更丰富。历史上曾经以马背学校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牧民子女的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变革。
据了解,2007年,远程教育网络工程将覆盖全区所有的农村牧区中小学。为了使优质资源得到均衡分配,有的地区以县和乡中心校为基地,系统下载、刻录光盘,下发辐射学校使用,实现“校校通”。(作者:袁广德 郝文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