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3%青年认为“禁租令”难禁大学生校外租房 66.4%肯定“规定的初衷是好的”
一张写字桌、一把可以左右旋转的办公椅、一张单人床、一个不足八平方米的房间,这就是于梁现在学习、生活的空间。为了准备考研,于梁在大三下学期就租住了这间小屋。“学校宿舍11点半就要断电,对于争分夺秒的考研人来说太残酷了。而且宿舍人多,大家作息习惯也不同,我又是那种很容易被别人打扰的人,索性就出来自己住吧。”于梁这样向记者解释租房的原因。
于梁租房的初衷虽然是为了学习,但她的这种行为可能要违反教育部的规定了。近日,教育部称,将严格校外住宿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对特殊原因在校外租房的学生,要履行相关备案手续”,严格教育管理。而且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也表示,这里的特殊情况主要是指“在校内宿舍和公寓安排确有困难的情况”。很显然,于梁的情况不在特殊情况之列。
其实,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曾发布类似的“禁租令”,一年后有所松动,此次旧规重提,再次引起了青年学生的广泛关注。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教育频道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人们对教育部“禁租令”的初衷给予了理解,但对其能否落实表示怀疑。
参与调查1105人中,66.4%的人表示,“教育部的初衷是好的”,53.4%的人认为,禁止大学生校外租房“利大于弊”。
支持人们认为“利大于弊”的理由包括:42.2%的人认为,“住宿舍比在外面租房更安全”,37.8%的人认为,“住宿舍、卧谈等是一种宝贵的经历”,36.6%的人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太过独立,住宿舍有利培养团队合作精神”,29.2%的人认为,“大学生自制能力差,在外租房对学习不利”。
但是从每一种理由的获选都不足一半可以看出,没有任何一个理由可以说服所有人,甚至多数人。正因为此,93.3%的人认为,“禁租令”没法禁止大学生在外租房。
“我理解这是教育部关心我们大学生,为了我们好。但是大学生校外租房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感觉一刀切不太合适。”一位大学生告诉记者。
调查显示,63.9%的人认为,大学生出外租房的原因是“恋爱更方便”,居第一位。这也是很多人力主禁止在外租房的重要原因。“大部分都不是为了学习!就是得管一管这些人。”有参与调查者这样说。但也有人针锋相对:“现在大学生结婚都被允许了,为什么却不让创造一个更方便的恋爱环境?”
和于梁一样,“可以按照自己习惯自主安排起居”也被56.3%的人选为到校外租房的重要原因。
李威则是在目前的实习单位附近租了一间他认为最便宜的房子。虽然还是大三学生,李威却已经提前进入了工作状态,“现在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趁着大三下学期功课少,多实践增加点工作经验,兴许明年能找个好点的工作。”目前,李威在一家时尚杂志做实习编辑,虽然是实习,却需要全职工作。“上下班时间不规律,杂志社离学校又远,公交车不方便,出租车又打不起,只好租房住。”
此外,44.5%的人在外租房是为了“生活更为方便舒适”,32.3%的人为了“有一个清静的学习环境”。就读于南方某高校的刘哲就坦言自己在校外租房是因为学校的住宿条件太差,“我们这个城市到了夏天就是有名的‘火炉’,学校宿舍太热,蚊子又多。我们每年交1500元的住宿费,水费电费单算,洗澡还按流量计费。”因此,刘哲干脆就和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在校外租了有空调的房子,“租房子和住宿舍的花销差不多,有空调的房间当然比宿舍住起来舒适多了。”
“现在对我们学生是不是管得太多了?有的不让我们用手机,有的不让我们租房,又是不让这个,又是不让那个。好歹,我们也是成年人吧!”一位自称没有在外租房打算的受访者说。
调查中,58.5%的人认为,“大学生是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住在哪儿”,但是也有30.3%的人认为,“学校需要对学生的安全负责,有权要求学生住在宿舍”。(记者 陶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