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信息技术产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目标是,跨越数字鸿沟、实现普遍接入到普遍服务的飞跃。
我们认为,在2005年将实现普遍接入;在未来的时期,将是实现从普遍接入向普遍服务的飞跃。为了实现这一飞跃:(1)正视数字鸿沟在我国的存在。在警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数字鸿沟的同时,也要防止数字鸿沟在我国城乡之间、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之间的扩大。(2)清除互联互通的障碍,尽快实现“三网合一”。(3)加大研发投入和IT专业人才的培养。(4)加快电信立法,整体规划,协调各方关系,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5)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装备自给率,提高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扩大重点关键产品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微电子、软件、新型元器件、个人计算机、数字视频产品、移动通信、网络产品和信息家电,带动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6)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
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地区差异与西部大开发战略
地区差距是影响全面小康战略目标的重要因素。西部地区的全面小康建设问题,既是难中之难,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
(1)西部大开发要在立足于市场的基础上,发挥好政策导向和市场机制调节的双重作用。在开发主体上,要有广泛的经济主体参与,充分调动西部地区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开发的积极性。在开发的调节机制上,不能用简单的命令手段和行政控制,而是市场机制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引导相结合,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2)适时调整税收政策,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对中西部地区实施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适当提高资源税税率并扩大征收范围,继续推进企业所得税分享改革,通过转移支付支持和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促使我国经济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合理调整。
(3)加大国家财政直接投资和财政补贴的力度。在西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实现西部大开发的目标,有3个方面的工作是重中之重: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以及电网、通讯、广播大使的建设和水资源开发等;二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造;三是加强教育与提高劳动力素质。上述内容不仅是西部大开发的瓶颈,且大多带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性质,绝大部分需要政府投资介入或政府引导民间投资介入,所以政府加大财政直接投资的力度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4)完善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中央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从近期看,可对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做出如下调整:简化转移支付形式,加大过渡期转移支付力度,明确过渡期转移支付的规模,将加快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与解决当前财政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保证地方政权的顺利运转。
七、扩大对外开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球化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有可能带来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使我国经济受外部影响和冲击的风险加大。只有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同时有效地规避和控制风险,我们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对外开放程度扩大可能产生的风险包括:(1)全球经济的变化有可能引起国内经济波动。(2)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有可能受到影响。(3)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
面对开放型经济可能产生的风险,我们要尽早和充分作好应对准备。一是要有反波动的政策准备,当出现因出口下降、外资流入减少而引起的波动时,能够及时通过国内政策调整,阻断其影响的扩散,以免陷入恶性循环。二是要有必要的物质准备,重要战略性产品的储备需要抓紧做好,以增强我们对国际市场重大变化的承受能力。三是要增强重要领域中的自主研发能力,以在这些关键领域中形成自主技术创新和制造能力为目标,尽快制定国家技术与产业发展战略。
八、城市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参考有关标准,结合中国各地区的实际发展水平,我们估计2001-2020年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和目标如表2。
我们认为:在城市化体系布局上。通过发展大都市区或城市群,带动大城市和小城镇的一同发展,并使之相互促进,实现双赢。大城市应作为区域经济体系的龙头加以发展。服务部门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只有大城市服务业才可以获得充分发展。中小城市集中发展突出的产业或产品,加入大城市现代化产业的循环,成为其一部分。重新定位开发区,诱导产业依次向开发区集中。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促进地方中小企业适度集中于小城镇发展。
在城市化区域布局上。东部地区大力发展经济基础好、观念制度新、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的沿海地区的城镇化。应该给这些地区现存的城镇优先增长的权利,新兴的城镇也应该主要安置在这些地区。同时应鼓励和引导中西部人口通过梯次流动方式向这一区域转移和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