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1月份全国新增贷款1.39万亿元
同比降16.14%;央行确定今年货币供应目标,广义货币供应量预期增长17%
年初开始的“均衡放贷的政策”初见成效。央行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39万亿元,同比少增2243亿元,降幅为16.14%。同日,央行首次公布2010年货币供应目标,即广义货币供应量M2预期增长17%左右。
特点1 中长期占比增加
数据:1月份新增的1.39万亿元本外币贷款中,中长期贷款约1.09万亿元,占78.8%。中长期贷款余额比重则由上月的55.6%提高至56.4%。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余额的比重则由上月的26.4%降至25.1%。此外,当月居民户中长期贷款增加3433亿元。
解读:宏源证券分析师陈梦根表示,1月份新增贷款中,中长期信贷占绝对比重,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新增人民币贷款总额的54%左右,表明贷款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较大,而票据融资减少,这与监管层严格压缩信贷规模有关。
海通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熊伟表示,1月贷款的期限结构为:短期贷款占比31.6%,中长期贷款占比78.8%,而票据融资的占比为-13.0%。从贷款的部门结构来看,房地产景气度的下降使得居民中长期贷款占比下滑,与财政刺激相关联项目的延续,使非金融企业占据了更大的贷款份额。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昨天发布的报告指出,新增贷款增加较多,主要是受去年末的储备项目在今年初集中投放、企业在年初的信贷需求较多及银行倾向于早投放早收益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属季节性增长,同时也表明今年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依然不低。
特点2 货币活化趋势明显
数据:1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了25.98%,相比上月回落了1.7个百分点。但是M1增速在经历了上个月的小幅回落后(2009年12月份回落了2.28个百分点)出现了大幅的反弹,增速达到了创纪录的38.96%。
解读:上海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胡月晓表示,1月,M1和M2的不同变化趋势表明,货币体系中货币的活化程度在提高,即活期存款上升速度超越了储蓄存款的上升速度。活期存款主要分布于企业部门,储蓄则归属于居民部门,企业在非经营旺季增加现金储备,主要是为了应对节日期间季节性现金需求上升。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M1的超预期快速上升,意味着存款活期化趋势进一步加剧,经济的活跃程度在继续加强,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过去的低速存量货币加速流动的强大势能正给未来物价带来较大推升力量。
国泰基金也持有相同观点,企业在春节前一般会支付奖金、补助和大量需要预交的税款,结果是春节所在月份企业活期存款(占M160%左右)急剧下降,而居民在春节前大量现金需求往往使春节所在月份现金出现急剧上升。去年春节在1月份,今年在2月份,因而1月M1增速创下新高,而M0增速则是低谷。预计2月情况会刚好相反。
前瞻 2、3月份贷款增长有限
从历史数据来看,各年1月份信贷多数都有冲高的现象。今年在银监会、央行等部门严格控制下,信贷相比上年同期虽有收敛但依然高达万亿以上,创历史同期第二高点。不过,分析普遍认为,1月份的货币信贷过高增长难以持续,2、3月份的信贷投放规模将非常有限。
宏源证券陈梦根表示,1月份后信贷增长将逐步趋于正常化,未来的信贷会更多地表现为均衡投放。根据监管层的思路,全年四个季度按照“3:3:3:1”的比例进行发放,第一季度的总额应控制在2.25万亿元左右,因此后续2、3月份信贷规模相对有限。2月份由于春节长假,信贷规模将大幅收缩,预计新增信贷的规模将降至5000亿-7000亿元。申银万国分析师李慧勇预计,2月新增信贷可能将在7000亿-8000亿元左右。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则更为谨慎,他认为对信贷的控制仍将持续,2-3月份新增信贷将回落至4000亿-5000亿元左右。
海通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熊伟认为,按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元计算,1月新增贷款的占比已达到18.5%,远高于2005年到2009年15.7%的平均水平。货币政策依旧处于适度宽松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