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离我们有多远?这一问题的答案如迷雾中的灯塔般若隐若现,似远又近。
之所以说通胀看起来比较遥远,在于一系列数据显示,通胀依然处于遥远的预期中。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5%,环比下降0.1%;10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5.8%,降幅比上月缩小1.2个百分点。不管是CPI还是PPI依然都同比为负,从整体来看价格还是在低位运行。
因此业内人士的观点基本一致并不意外:即从目前情况看,不存在通货膨胀。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教授近日同样表示,当前中国不应对物价的波动太过于敏感,传统意义上的通货膨胀在短期内并不是问题。“短期内不是问题”已经明确告诉我们,通胀距离我们还比较远,相关的研究同样佐证这一判断。有研究认为,今年11、12月份价格总水平同比将出现由降转升的运行态势,并由此带动第四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出现由降转升的变化,第四季度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幅度有限,预计在0.3%左右。
尽管通胀在短期内不是问题,但很多人已经充分感受到,通胀似远又近。之所以如此说,在于近期资产价格的快速上升以及相关产品的涨价步伐接二连三,似乎很大程度上拉快了通胀到来的步伐。
资产价格的快速上升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问题,并不时有警惕资产泡沫的警示之言。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企稳回升,今年以来,国内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尤其是近期国内房地产市场,与“地王”频现相伴而生的,是各地房价的大幅上升,在一线城市,房价的短期涨幅之大、价格之高,让多位一向低调的经济学家发出警惕泡沫的警告。另一方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升,让输入性通胀的担忧愈加沉重。自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近70%,伦敦商品交易所(LME)金属价格涨幅已经超过60%,国际金价历史性突破1200美元/盎司后,近日连续收高。
资产价格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之于通胀的关系逻辑,在于“传导”:向下游消费领域传导,或从国际市场向国内传导。特别是国际原油价格的上升,自然让人回想起油价飚涨的2007年,其已经不仅仅在于能源自身价格的上升,更在于其将引发生物质能的兴起,并由此带动玉米等粮食作物价格,形成自原油始,继而粮食价格相继上升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如果说资产价格的上升突破“传统意义”的通胀范围,那么近期国内一系列公共品价格以及食品价格的上涨趋势,让人们感受到的则是直接的通胀压力。国内成品油价格经历了多次上下调整之后,目前的油价比国际原油价格接近150美元时还要高;备受关注的电价于11月20日提高,其中全国非民用电价每度平均提高2.8分钱,未来居民用电将逐步推行三档阶梯式递增电价;同样在这一天,上海进行了年内第二次水价上调,天津、南京、广州、沈阳等城市相继调整了水价;而近期因为天气原因引发的“气荒”,加剧了天然气价格改革紧迫性,并已迫使各地自行上调了两成左右。除了油、水、电、气等资源品价格上涨外,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则更受关注,进入冬季,消费需求的增长和供给能力下降正推动猪肉、蔬菜、禽蛋等食品类价格回升。
通胀是否会比预期来得更快一些?与我们的距离是否比看起来要近一些?尽管答案仍不确定,但对于通胀的关注正为各方高度关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11月16日的演讲中认为通胀在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温和,日本央行在10月中旬的会议上认为通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下降趋势将逐渐减缓并稳定下来;国内有研究指出,明年有一定通胀压力,而决定通胀严重程度的因素将更多来自海外;而知名研究机构中金公司则预计,11月份CPI将同比转正,明年通胀达到3.5%;不少证券研究机构在其新近投资策略中,开始描绘通胀背景下的投资逻辑。
实际上,对于未来通胀预期,决策层早已有所警觉。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管理好通胀预期,这表明决策层对通胀的风险已经有了前瞻性的判断。而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分析研究2010年经济工作时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提出“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央行日前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当前内外部经济总体好转,全球货币条件较为宽松,在经济持续回升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各类价格走势,并注意更长期及广泛意义上的整体价格水平稳定。显然,在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回升但基础并不牢固之时,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无疑将成为新阶段的新任务。(记者 赵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