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的动态分析与评价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步骤,我们采用1999~2007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得到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动态分析一级指标的综合得分及排名(见表4),然后对2007年的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得到2007年西部各省区市科教与创新竞争力动态分析一级指标的聚类结果。
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具体评价如下。
(一)2007年的综合情况
1.青海和四川最具竞争力从聚类结果看,青海和四川处于第一类。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可知,青海和四川位居前两名,说明这两个地区的科教与创新竞争力发展态势良好,在整个西部地区处于优势地位。尤其是青海,其在科教产出等两个方面排名第一。
2.宁夏的竞争力较强从聚类结果看,宁夏处于第二类。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可知,宁夏的排名紧跟在青海和四川之后,处于第三位,说明宁夏在科教与创新方面的发展态势也比较好。宁夏在科技基础与投入、教育基础与投入两个方面均排名第一。
3.内蒙古、重庆、新疆、广西和陕西竞争力一般从聚类结果看,内蒙古、重庆、新疆、广西和陕西处于第三类。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可知,这五个地区的排名处于中游水平。从长期看,这种发展态势不会对提升本地区的科教与创新竞争力产生明显作用,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贵州、云南和甘肃竞争力较弱从聚类结果看,贵州、云南和甘肃处于第四类。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可知,这三个地区排名靠后,在整个西部地区处于劣势地位,尤其是甘肃,其在科技基础与投入、教育基础与投入等两个方面均处于后两位。从长期看,这种发展态势制约本地区的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的提升,并将影响本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西部大开发以来的变动情况
通过对1999~2007年综合排名的分析,可以看出以下特征。
(1)青海的动态排名迅速提升,从2002年的第七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一位,这是由于青海的规模较小,因此动态敏感度较高。从二级指标分析,其在科教产出和高新技术方面的动态排名快速上升。
(2)四川和宁夏的动态排名紧跟青海,四川的动态排名从1999年的第九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二位,发展态势逐年转好。从二级指标看,其在科教产出和高新技术方面的动态排名均处于前两位;宁夏的动态排名从1999年的第十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三位,但宁夏的动态排名波动较大,这将不利于其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的健康稳定发展。
(3)内蒙古的动态排名较为靠前,其排名基本稳定在第三到第五名之间,稳定的增长速度将有助于内蒙古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的稳步提升,促进其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4)新疆和陕西的动态排名稳步上升。新疆的动态排名从1999年的第八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六位;陕西的动态排名从1999年的第十一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八位。说明这两个省份的发展态势逐渐得到改善。
(5)重庆、广西、贵州、云南和甘肃的动态排名有所下滑。重庆的动态排名从1999年的第一位下降到2007年的第五位;广西的动态排名从1999年的第三位下降到2007年的第七位;贵州的动态排名从1999年的第五位下降到2007年的第九位;云南的动态排名从1999年的第二位下降到2007年的第十位;甘肃的动态排名从1999年的第六位下降到2007年的第十一位。这种发展态势将直接影响这五个地区科教与创新竞争力的提升,进而影响其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摘自《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