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国庆60周年庆典安排公布 将举行盛大阅兵式 胡锦涛将发表讲话 -9月限售股解禁70亿股 创业板开户成券商考核指标 A股连续调整 -央行:人民币结算试点企业资金可存放境外 四措施防范风险 全文 -温家宝阐述促进经济发展一揽子计划5点内涵 -证监会下禁买令 规范基金公司"一对多"业务 93只基金盈利近千亿 -环境税望年内开征 专家吁再修订海洋环境保护法 称罚款不应上限 -大陆赠组合屋甲醛零检出 大陆人员赴台参与重建 马英九再道歉 -与FMG达成"中国协议" 国内钢价大幅下跌 贸易商试图停售拉涨 -审计署:十省区市违规用支农资金26.93亿 5837.4万元用于建房买车 -中纪委:用"小金库"吃喝旅游送礼可开除党籍 治理扩至国企 解释
首页>>国际经济
世界将迎来第三大经济体 全球贸易迎来均衡发展契机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08 月 25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中国-东盟合作潜力巨大,无论是在产业、投资还是货币金融合作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一)产业合作

中国与东盟各方的工业化水平、产业结构及资源禀赋等存在差异,可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形成不同的产业协作层面。按照人均GDP、科技发展状况、工业化水平和贸易模式,中国-东盟的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属于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新加坡、文莱,具有高科技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优势;第二层次是马来西亚,属于中上等收入水平,具有中等技术及资金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第三层次是中国和东盟的泰国、菲律宾、印尼,属于中下等收入层次,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第四层次是东盟北部的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属于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具有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优势。如果能够实现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其市场规模将在世界上各个区域性经济组织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正逐渐形成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相交织的分工体系,从而形成与发达国家间的有力制衡。

(二)投资合作

自2002年11月正式启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以来,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步伐加快,中国与东盟相互投资不断扩大。截至2008年年底,东盟国家对华实际投资520亿美元,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6%。2008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增速大大加快,同比增长125%,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东盟国家作为其海外拓展战略的目的地;同时,中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东盟的投资也出现快速增长态势。2008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达21.8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25%。随着《投资协议》的签署和实施,一体化的实现和贸易、投资壁垒的降低,产业转移障碍将大大减少,必然能吸引大量资本向区内转移。自贸区大规模的FDI和迅速增长的区内贸易促使各国和地区产业结构呈现系统性改变,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相互投资和经贸合作必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三)货币金融合作

具体而言,自贸区内的货币和金融战略应该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推动扩大与东盟十国进行双边货币互换的规模。目前中国在该地区只与马来西亚和印尼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而且规模也不大。中国应该积极推动与更多东盟国家签署更大规模的货币互换协议,并努力在近几年内将双边机制扩大为区域多边机制,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区内货币互换框架;其次,推动人民币在自贸区内部结算规模的扩大。东盟是我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也是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的境外区域之一。2008年,双方贸易额达到2311.2亿美元。这个金额如果以人民币结算,超过1万亿的规模。同时也可以改善该地区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再次,推动建立与东盟国家的汇率协商及联动机制,降低美元汇率波动的负面影响,鼓励一些国家实行与人民币挂钩的汇率机制;最后,在《清迈协议》基础上积极促进区域金融合作,建立机构化的区域危机救助机制, 培育包括亚洲货币市场基金外汇储备基金在内的区域金融市场,为推动由“10 + 3”成员国13种货币组成货币联盟和亚洲汇率联动机制做好制度性准备。

三、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

然而中国-东盟合作的战略意图绝不仅仅于此,东亚经济体化一进程正在加速推进。后危机时代“中国-东盟自贸区—东亚经济一体化—东亚共同体”的发展脉络依稀可见。目前以“东南亚共同体”为核心,以东盟10+1合作机制(东盟加中国)为第一外围,以东盟10+3(东盟加中日韩)合作机制为第二外围,以东亚峰会为代表的“10+6(再加上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合作机制为第三外围的“同心圆”战略正在构筑。

一直以来中美两国都是全球分工体系中最重要的两级。从全球分工体系来看,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分工是在价值链上比较优势的分工。全球化分工将世界上的主要经济体分裂成两类类国家:以欧美为代表的资本和消费型国家,以东亚为代表的生产型国家。在这个日益密切的全球分工体系中,一方面使全球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升,促进了全球持续20多年的经济繁荣;另一方面,也使全球化的“盈余”分配结果更为悬殊,并使全球供需和分工体系维系在“脆弱的均衡”上。

一场全球金融海啸,改变了全球经济力量的对比。全球金融危机虽然给全球带来痛苦的调整,然而这也恰恰是打破当前这一 “脆弱平衡”的一大契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将使其对欧美市场的依赖度明显下降,大幅提升对区内需求的依存度,这将会深刻改变全球的经济和贸易结构。可以预期的是全球力量格局很可能向快速增长的国家和经济体转移,下一轮增长的强大驱动力,将来自于中国等在内的东亚新兴经济体国家,一个更加均衡、更加富有活力的国际经济新格局正在形成。(张茉楠专栏国家信息中心)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央行四方面措施加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风险控制
珠海约三成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
贸易壁垒严重 广东轮胎出口大幅下降
与FMG达成"中国协议" 国内钢价大幅下跌 贸易商试图停售拉涨
德意志银行:中国或今秋加息 全球贸易2010年复苏
钢价矿价双双下跌 钢铁贸易商试图封库停售拉涨
力拓:仍致力于铁矿石谈判 投机客翻炒钢材价格 贸易商束手无策
投机客翻炒钢材价格 贸易商束手无策
中澳签订最大贸易合同 中石油$412.9亿购澳液化气
2009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风潮骤起
轮胎特保案尘埃未定 石化业或现贸易摩擦大潮
图片新闻:
中俄联合探测火星项目亮相 "萤火一号"十月上天
报告称6年来住宅用地57%闲置 形成地荒假象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