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山西经济的动力从地下有限资源转向地上无限资源?
资源型地区如何走出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转型发展如何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前面我们看到,山西的焦炭老板正在经历一场痛苦的转型。但不管怎么说,煤炭终归是不可再生资源,迟早会有面临枯竭的时候。怎么把山西经济的动力,从地下有限的资源转向地上无限的资源?我们再来看看当地焦炭企业的尝试。
山西三佳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镇:“今年以来受这个打形势的影响,焦炭市场不好,处于那个就是保本经营,或者是维持生产的状态,所以这个旅游的收入就可以来维持焦化的这个生产。”
三佳集团的王建镇告诉记者,去年集团的传统产焦化厂在受到冲击亏损的时候,公司投资的绵山旅游有效的支撑了整个集团渡过难关。
王建镇:“今年上半年的收入按照就是来旅游的人次70万到80万这个情况,我们现在应该已经收入就是1亿2千万到1亿5千万,就是说用这个资金去来把那个集团所有的这个员工的这个工资,包括他的就是这个经营费用来做,就是这个支撑。”
绵山以介子推闻名于世,这座历史名山,层峦叠嶂,风光旖旎,由于地处产煤大县,绵山曾是“除了介子推,只剩煤灰堆”的景象,1998年,当地最大煤炭企业之一的三佳公司,开始从黑色的煤焦产业转型,着手开发绵山绿色旅游,截至目前累计投资额已近20多亿元。
王建镇:“一共是开发出是4个景区,330个景点,在这个十年的时间里头一共是投入20个亿,主要是修复那个文化遗址,配套那个旅游设施,绿化,包括搞一些文化活动,就是在十年的时间里头,一共投入了20个亿。”
王建镇告诉记者,十年前的绵山文物根本无法与现在相比,由于修护资金短缺,年久失修几乎消失,建筑的破旧就显得有些不堪入目,随地可见的土坯砖、断成两截的柱子、塌掉半边的建筑,三佳资金的进入有效的保护了绵山丰富的文化遗产。
王建镇:“还需要一个过程,大概我觉得就是差不多就是修复的这个比例吧,就是有90%都修复完了,就剩下一些高山的和沟里头没有修复。”
对于绵山的所在地介休而言,新兴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和就业率的提高,其中仅绵山风景区就解决了4000多人的就业。绵山开发还拉动了运输、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介休市及周边县市的经济建设。
王建镇:“只有不到20万人的一个市区,所以说就是对于这个服务行业这个拉动也是比较大的,按照我们政府的统计,三产的这个投资增加了,增加了就是5个亿,它的税收,就是它增加这个投资,就是投资这个产业增加了5个多亿,所以我觉得就是从事这个服务业的人现在也在1万多人。”
同样靠着煤炭发了家的晋城市的皇城村在十年前,也可是了自己的转型思考,放眼煤炭之外,探寻可持续发展的接替产业。
皇城相府集团副总经理陈金胜:“为什么我们要转型呢?我们没有路可走,好在是这个祖上给我们留下这个遗产,这个文化遗产,这个价值它是一个无形,它是一个无形资产,它可以造福子孙后代可持续地把它这个。”
皇城村的决策者将目光锁定在了自己世代居住的地方----祖辈留下的无形资产——清朝文渊阁大学士、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陈廷敬的故居。可在这个当年偏僻、闭塞的山沟沟里搞旅游。
陈金胜:“当时这个皇城相府景区,包括这个城内城外城上城下,城上就是一个,城下就是这个当时老百姓住在里面的猪圈啊、羊圈啊、养的鸡啊,鸭啊,这个乱七八糟,包括厕所都在里边,城上是琳琅满目,让它一个静态的东西变成一个活的东西,变成一个有经济价值的东西,当时我们都不可想象,但是在那种情况下,我们还是走出了这一条路。”
|